南汇区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是我院新独立的二级重点专科,拥有床位39张,在编医护人员24人,其中医生11人,包括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全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医学研究生7人。现任主任王爱华主任医师,副主任曾艺鹏、沈美华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门诊诊治范围: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甲状腺肿等)、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骨质疏松、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科病房重点诊治: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者的强化血糖控制、慢性并发症评估及早期干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及伴发病(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低血糖、心脑血管病变、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伴感染等)、甲状腺疾病、肥胖等。内分泌科病房拥有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等糖尿病最新诊疗设备,在严格血糖控制基础上,为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症及伴发其它疾病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同时,每周二下午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免费健康宣教;专家门诊有老教授胡蕴刚主任医师加盟,六月份开始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叶红英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坐诊专家门诊并进行教学查房,使我们更加以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为您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欢迎广大患者踊跃参加健康宣教及就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甲状腺结节需要注意哪些
毕叶
回答: 甲状腺结节患者需要注意定期复查、调整饮食、避免颈部压迫、控制情绪波动、观察症状变化等事项。甲状腺结节可能与碘摄入异常、遗传因素、炎症刺激、放射线暴露、激素水平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肿块、吞咽不适、声音嘶哑等症状。 1、定期复查 甲状腺结节患者需每6-12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动态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变化。若结节直径超过10毫米或存在钙化、边界不清等可疑特征,应缩短复查间隔至3-6个月。对于已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的患者,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后续随访方案,例如良性结节可延长复查周期,而未明确诊断的结节需密切监测。 2、调整饮食 合并甲亢的结节患者应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避免刺激结节增长;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可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需避免长期大量食用卷心菜、木薯等致甲状腺肿物质,同时戒烟限酒以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可适量补充硒元素,有助于减轻甲状腺炎症反应。 3、避免颈部压迫 日常应避免穿戴过紧的项链、高领衣物等可能压迫甲状腺区域的物品,防止外力刺激导致结节出血或增大。睡觉时建议采用低枕卧位,减少颈部过度前屈造成的压力。进行颈部按摩或推拿前需咨询医生,不当的手法可能加速结节生长或诱发囊内出血。 4、控制情绪波动 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影响激素分泌,间接促进结节发展。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在心理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合并甲亢的患者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诱发心悸、手抖等症状加重。 5、观察症状变化 若出现结节区域突发疼痛、短期内迅速增大、伴持续性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出血或恶变可能。日常可对着镜子观察颈部是否对称,轻柔触摸检查结节硬度变化,记录吞咽时的移动度改变。夜间平卧后出现憋醒、咳嗽等表现可能提示气管受压,应及时进行CT检查评估。 甲状腺结节患者日常应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可进行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引起颈部过度摆动。建议每季度检测一次甲状腺功能,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的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外出时注意颈部防晒,减少紫外线对甲状腺组织的潜在影响。若计划怀孕或已妊娠,应提前与内分泌科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毕叶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