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怀化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成立于198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于2004年3月份成立住院病房,开设病床22张,成为怀化地区唯一开设针灸推拿专科病房,最具影响力的特色科室。 怀化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现有医护人员15名,其中医生9名,护士7名,医务人员结构合理,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医士3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2名,他们均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优秀的专业人才。科室设备先进齐全,现拥有全自动电脑牵引床3台,全电脑多功能药化汽疗机2台,TDP治疗仪8台,康复治疗室一间,配备有齐全先进的康复器材。为了科室的持续发展壮大,先后引进了“薄氏腹针”、“梅花磁针针灸疗法”、“张力平衡针法”、“平衡针灸疗法”,最大的手笔是花重金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其疗效已充分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也为广大中风患者的康复带来了福音。如今,针灸推拿科业务量与日俱增,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治疗病种及治疗手段趋向往多元化,病种已由单纯的颈、肩、腰、腿痛,涉及到内、外、妇、儿、骨伤等多科、多病种,并对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症等疑难病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治疗手段也由简单的毫针、针刺、拔罐、成人推拿发展到电针、耳针、头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皮肤针、穴位敷贴、贴压、牵引、中药汽疗、小儿推拿、以及多种新针法、新疗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