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病理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成立1988年,已经有20多年历史,承担我院病理学的临床、教学与科研任务。

目前科室有医技人员共16人(包括医生11人,技术人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3人。科室多次选派年轻医生到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国内知名医院病理科进修学习。

临床诊断工作包括常规组织病理诊断,细胞学诊断(包括液基薄层细胞),病理会诊,冷冻切片诊断,围产儿尸体解剖诊断,分子病理学诊断等。每年完成组织病理学诊断18000余例,细胞学诊断2万余例,病理会诊100余例,冷冻切片诊断尸体解剖500余例,分子病理诊断近3万项次。乳腺与妇产科病理诊断水平居省内领先。

病理科已经开展的技术项目主要有,细胞病理学(TCT),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水平在省内领先。

病理科拥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德国Leica自动染色机、德国Leica切片机、德国美康切片机、德国Leica自动脱水机、德国Leica冷冻切片机、美国Thinprep 2000薄层细胞制片仪、日本Olympus显微镜多台等,固定资产300余万。

病理科还承担基层妇幼保健院病理医师培训与实习医师的教学工作,目前已经培养进修医生80余名,实习生20余名,参与培养研究生30余名。

近5年,病理科已获得省级科研基金5项,资助金额10万元;发表论文3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8篇);参加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鼻癌初期是塞一边鼻子治疗方法
李延忠
回答: 鼻癌初期通常表现为单侧鼻塞,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鼻癌可能与EB病毒感染、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遗传因素、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鼻塞、鼻涕带血、头痛、面部麻木、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鼻癌初期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局限在鼻腔或鼻窦的情况。手术方式包括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等。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减少复发概率。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手术切除后可能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如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的情况。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化学治疗联合使用。放射治疗可能导致皮肤反应、口干、味觉改变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放射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3、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常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鼻癌。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化学治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要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化学治疗通常需要多个疗程,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副作用相对较小。常用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尼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治疗需要检测肿瘤的分子标志物,确定是否适合使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靶向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5、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适用于部分晚期鼻癌患者。常用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治疗可能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等。治疗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是否适合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需要定期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鼻癌初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物质。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治疗期间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方案。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