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是我院的临床一级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基层指导培训为一体,担负市区内及周边区县18岁以下儿童的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任务,以及区县保健院、基层医院儿科医师、护士的进修和培训任务;是我市城西地区的儿科诊治、抢救中心。儿科下设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急诊、住院部、新生儿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开放床位共60张。现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3人。

普通儿科主要收治0-18岁儿童的多发及急重疑难病症,病种呼吸、消化为主,涵盖免疫、泌尿、血液、神经等专业。新生儿科是儿科的强势亚专业学科,主要收治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感染性疾病、呼吸循环衰竭等新生儿病。已应用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静脉营养、呼吸机辅助通气、部分换血疗法、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先进治疗技术。

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2012/7/11 18:14:03 来源:本站 点击量:4405

消化内科下设消化、肝病、风湿免疫三个专业组及消化内镜室。开放床位74张,医护人员24人。医生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

我科现有日本进口奥林巴斯电子胃镜4台、电子十二指肠镜1台、电子结肠镜2台,国产康普XVC-Ⅱ型微电脑射频治疗仪1台,德国ERBE公司的VIO200S高频电刀1台,HUBT-01液闪式幽门螺杆菌(HP)测试仪1台,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多台。

我科承担着全市胃肠道、肝胆胰腺和风湿免疫专科疾病的主要诊治工作,并接纳川北地区其他市县和邻省甘肃、陕西部分地区的疑难危重病人,经常接受下级医院病人的会诊、转诊。技术力量雄厚,服务能力较强,诊治水平在本地区领先。年收治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电子胃肠镜年诊治约7000人次,专家专科门诊约19000人次/年。社会效益良好。

我科接收川北医学院、410职工医学院、利州中专等大中专医药院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指导下级医院内科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每年培养实习、进修医师40余人次。

我科于1998年开始在广元地区率先开展内镜下食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并分别获得2004年广元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我科于2003年开始与放射科合作,在广元地区率先开展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肝癌,并取得较好疗效。于2006年开始在广元地区率先开展非侵入性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幽门螺杆菌)新技术,使顽固性胃病治愈率明显提高。2008年开始我科在广元地区率先应用人工肝技术治疗重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选择性腹腔动脉动脉造影术、经颈内静脉肝内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等介入新技术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我科消化、肝病专业能开展胃肠息肉治疗术、急诊内镜止血术、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B超导向下肝脏穿刺术、肝囊肿穿刺治疗术、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术、肝硬化及其他顽固性腹水浓缩回输术、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术、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等。在诊治抢救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型胰腺炎、重型肝炎肝衰竭等危重病人方面疗效良好,受到病人好评。

我科风湿免疫专业率先在市内开展了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相关抗体谱的研究,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及免疫异常相关性内科疑难病的诊治具有独到之处,先后救治了数百例重症或疑难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成人斯蒂尔病、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复发性多软骨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我科全体医护人员满怀热情,将继续“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联系电话:消化内科办公室:0839—3225073

消化內镜办公室:0839—3224633

科主任 徐进: 18908123942

近五年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获得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四川省医学会医学科技三等奖一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不稳定性心痛是什么原因
高云
回答: 不稳定性心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情绪应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动脉瓣狭窄等原因引起。不稳定性心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方式干预。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不稳定性心痛的常见病因,与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痛加剧、休息后缓解等症状。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稳定斑块、改善血流。日常需低脂饮食并控制血压。 2、心肌缺血 心肌供氧与需氧失衡会导致心肌缺血,常见诱因包括贫血、心动过速等。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紧缩感,可放射至左肩臂。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尼可地尔片等药物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 3、情绪应激 急性焦虑或长期精神压力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痛,属于生理性因素。这类心痛多伴随心悸、出汗,但无器质性病变。可通过心理疏导、腹式呼吸训练缓解,严重时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更年期或长期失眠人群易出现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导致心脏敏感度增高。症状多为游走性隐痛,与体力活动无关。谷维素片、甲钴胺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可能有效,配合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症状。需注意避免咖啡因摄入。 5、主动脉瓣狭窄 心脏瓣膜病变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患者可能在轻度活动时即出现胸痛、晕厥。超声心动图可确诊,轻中度狭窄可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减轻症状,重度需考虑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需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 出现不稳定性心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坐下休息,测量血压和心率。日常需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骑自行车。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随冷汗、呕吐,须立即就医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