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成立于1985年,是川北医学院最早的重点学科之一。历经数年发展,现已成为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先进、人才档次最高、诊治病人最多,并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学科。目前拥有高级职称人员7人(教授及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1人)、中级职称人员5人、初级职称人员7人。其中,四川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归国学者2人(分别留学美国及加拿大)、博士3人、硕士8人(均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或研究机构)、硕士生导师3人。另有多人分别或同时兼任全国中华医学会肌电图学组委员、四川省神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神经康复学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老年病学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免疫与疾病预防专家咨询组委员。

科室下设神内一、神内二两个病区(实际开放150张床位)、门诊、临床神经电生理实验室、神经康复室、认知功能实验室、脑血管病介入中心等机构。2002年临床神经电生理实验室被确定为四川省神经电生理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列为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并通过四川省三级甲等重点专科水平评估。2009年经川北医学院批准成立神经疾病研究所,并于近期成为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科室每年成功救治来自川东北地区、省内、以及邻近省区的大量复杂疑难病例,形成了以脑血管病、癫痫、周围神经病、痴呆、神经康复、多发性硬化、肌肉疾病、帕金森病和神经变性病等为主要特色的医疗技术优势。

我科在国内神经内科系统率先开展了脑电压缩谱阵监测、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障碍、癫痫、脑外伤后综合征)、癫痫源灶的偶极子定位等新技术;在省内较早开展了多形式诱发电位、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重复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视频脑电监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面肌痉挛,以及神经康复等多项治疗或检测技术和方法。在癫痫、缺血性脑血管病(如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和周围神经疾病等的治疗上取得明显的疗效。目前科内拥有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小脑电刺激仪、吞咽障碍治疗仪、神经定量感觉测定仪、脑电监护仪、经颅多普勒仪、脑电图仪、肌电图仪、诱发电位仪、视频脑电图仪,非线性脑电,以及多项神经康复设备,能常年开展脑电图、睡眠脑电图、脑地形图、视频脑电、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重复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脑血流检测、小脑电刺激等检查或治疗。

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厅等重点攻关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2项,南充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人才培养方面:于200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每年培养研究生3-6名,现有在读硕士十余人,并承担川北医学院临床本科神经病学的教学工作,还多次主持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高等医疗卫生人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举办“关注老年人健康”主动脉瘤 免费筛查义诊咨询宣教活动

为普及主动脉瘤科普知识,提高大众尤其是老年人及高危人群的疾病预防意识,并让大众了解更安全、更方便的治疗方案,2014年7月4日上午,我院血管外科成功举办了“关注老年人健康”主动脉瘤免费筛查义诊咨询宣教活动。 7月4日上午9:00,我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开教授为曾经成功接受过腹主动脉瘤治疗的两位老年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带领患者在彩超室进行了复查。在北湖公园免费筛查义诊咨询宣教活动现场,我院血管外科派出的20多名医护专家耐心细致地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疑惑,为市民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及腹主动脉瘤的早期检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健、治疗建议。 此次活动共为近500名市民提供了义诊咨询,免费筛查高危患者70人,发放健康宣教资料3000多份。我院开展义诊咨询宣教活动受到了现场群众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南充市广播电视台、365血管病网等新闻媒体专程到现场对我院义诊活动进行积极采访报道。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