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共3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学科,广东省卫生厅重点专科,由专科门诊、急诊、电生理诊断室及住院病房组成。在脑血管病、癫痫、儿童神经病和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和省内领先水平。同时还拥有大量的固定的患者群体,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

  1982年开始组建神经内科,配备基本的专科检查设备,如脑电图机、肌电图机和诱发电位等,培养专科医生,并逐渐开始招收专科进修医生,逐步建立神经专业临床、教学及科研的各项常规,同时开展多项当时具有国内、省内先进水平的诊断与治疗项目。1994年开设癫痫专科门诊,1997年建立癫痫治疗中心。上个世纪80年代神经专业组逐渐成熟,床位增加到100张,专科医生逐渐增多,并引进多种先进的设备仪器,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建立了专业的技术梯队,不断引进人才,逐渐确定不同的专业分组,开展了以癫痫、脑血管病、儿童神经病、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和痴呆为重点的临床和试验研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省及市级的科研课题。在国内较早开展24小时动态视频脑电图监测,儿童智能低下筛查,脑血管疾病的流行学调查和预防,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建立全国脑血管病预防示范点。在广东省及华南地区率先建立脑卒中单元,开设脑中风热线,开展组织化规范的脑卒中医疗,脑梗塞的超早期动脉、静脉溶栓治疗,与相关学科合作开展颈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开展神经免疫疾病的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治疗,开展神经心理学检查,癫痫的基因试验室诊断,儿童智能低下的基因诊断和评估等,成绩斐然,使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在省内及国内学术界建立威望。

  2001年建立卒中单元,积极开展脑血管病组织化治疗,包括超早期、急性期的溶栓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等,开展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形成医院的重点项目。2004年与血液透析科合作开展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治疗。2007年,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合作扩大临床及科研范围,开展了以交叉边缘学科为突破点的重点发展方向,如神经功能外科对癫痫、晚期帕金森的治疗;开展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支架置入、介入动脉溶栓等。电生理诊断室开展经颅超声多谱勒(TCD)脑血管储备评价。在脑血管疾病、癫痫、儿童神经病和神经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化廉洁自律教育 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我院特邀广州市纪委常委梅河清同志作专题讲座

8月13日下午,我院在学术会议中心举办廉洁自律专题讲座,邀请了广州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同志作专题讲座。全体院领导和中层干部、护士长、班组长共200多人参加了培训。医院党委书记郑东升主持会议。 梅河清同志紧密围绕认清形势,增强拒腐防变的重要性;吸取教训,增强拒腐防变的针对性;把握要求,增强拒腐防变的有效性等内容进行教育,讲座结合了大量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说纪。生动的讲解了贪污腐败的危害性以及犯罪人员的心理特征,并与大家讨论了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的力度,如何认清当前干部队伍的主流,如何避免在认识上产生腐败的误区。讲座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同时,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加强反腐败工作的思考,提出做好三个意识、三个表率:强化党性意识,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强化监督意识,做依纪依规办事的表率;强化风险意识,做廉洁从政的表率。最后,他对广大医务人员提出要求,并指明医院的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基建工程、信息工程、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也是腐败的高发领域,医务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避免发生职务犯罪。 会后,郑东升书记代表医院,对梅河清副局长精彩讲座表示感谢,此次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生动,给大家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希望大家要领悟精神,将讲座内容传达到每位职工,并按照 梅河清副局长提出的做好三个意识、三个表率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认真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腺样体肥大推拿有效吗
葛伟
回答: 腺样体肥大推拿可能有一定辅助效果,但无法替代正规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推拿辅助治疗、鼻腔冲洗、饮食调整等。 1、药物治疗 腺样体肥大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睡眠打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控制炎症。药物治疗适用于轻中度腺样体肥大,需持续用药并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 当腺样体肥大导致严重呼吸障碍、睡眠呼吸暂停或反复中耳炎时,通常建议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恢复期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腺样体切除术是解决结构性阻塞的有效手段,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3、推拿辅助治疗 推拿可通过按摩迎香穴、印堂穴等穴位改善鼻腔通气,缓解鼻塞症状。常用手法包括开天门、推坎宫等,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推拿对轻度腺样体肥大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不能消除腺样体组织增生,需配合其他治疗。 4、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可选用鼻腔冲洗器每日冲洗1-2次,注意水温适宜。鼻腔冲洗能改善鼻塞症状,减少病原体定植,适合作为长期护理手段。 5、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过冷过热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饮食调理可减少呼吸道黏膜刺激,降低感染风险,但对腺样体体积改变作用有限。 腺样体肥大患儿日常应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睡眠时可适当垫高枕头,采用侧卧位减轻打鼾。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呼吸情况,若出现憋醒、白天嗜睡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推拿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不可盲目依赖,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