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急诊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经过二十余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技术全面、特色突出的现代化急诊诊疗中心。

  1989年,我院急诊科第一批加入广州“120”急救网络,成为广州急救指挥中心的中心急救站;1997年,在医院重点扶持下建成全国首家宾馆式急诊科;2002年,成立广东省首个进行《急诊医学》本科教育的高校急诊医学教研室,成为医院重点学科、广州医学院重点学科和急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9年,急诊医学被评为广州市精品课程;2010年,成为广东省首批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急诊科内实行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三级分科管理。科内功能分区合理,设有接诊大厅、各专科诊区、抢救室、急诊手术室、重症抢救监护室(EICU)、观察病区、临时输液区、实验检查区、急诊医学教研室和教学区。科内为广大患者提供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口腔及传染科等24小时急诊服务。

  急诊科现拥有一支36人的固定编制的急诊专科医师技术队伍,平均年龄37岁。包括教授1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2人,主治医师10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所有人员分别按急诊内科专业,急诊外科专业计划培养和发展,并根据每人的专业特长再细分为心血管疾病组、呼吸疾病组以及创伤组,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且技术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梯队。

  急诊科设备齐全,拥有两台具有流动EICU功能的救护车,承担院前急救任务。院内急诊配备了两套多功能中央监护系统;配有多台有创呼吸机及无创呼吸机;并有多台床边除颤监护仪、纤维支气管镜、临时心脏起搏器、手术显微镜、血液净化装置、洗胃机、降温毯、二维B超、床旁血气电解质快速分析仪以及TNT等多项床旁快速诊断检测仪等先进设备。目前急诊科承担广州市人口大区海珠区的急救任务,年急诊量超过13万人次,年出车量接近4000车次,出车量多年累计居广州市首位。急诊科连续数年负责春交会、秋交会、春运和烟花汇演等医疗保障工作。充足的病源,丰富的病种,先进齐全的设备,团结的精神使急诊科在急、危重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急救技术不断完善,急救成功率不断提高。历经20余年的发展,急诊科已逐步在心血管急症、呼吸衰竭、急性脑血管疾病和急性中毒等综合救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科发展水平位居广州市医院前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化廉洁自律教育 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我院特邀广州市纪委常委梅河清同志作专题讲座

8月13日下午,我院在学术会议中心举办廉洁自律专题讲座,邀请了广州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同志作专题讲座。全体院领导和中层干部、护士长、班组长共200多人参加了培训。医院党委书记郑东升主持会议。 梅河清同志紧密围绕认清形势,增强拒腐防变的重要性;吸取教训,增强拒腐防变的针对性;把握要求,增强拒腐防变的有效性等内容进行教育,讲座结合了大量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说纪。生动的讲解了贪污腐败的危害性以及犯罪人员的心理特征,并与大家讨论了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的力度,如何认清当前干部队伍的主流,如何避免在认识上产生腐败的误区。讲座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同时,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加强反腐败工作的思考,提出做好三个意识、三个表率:强化党性意识,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强化监督意识,做依纪依规办事的表率;强化风险意识,做廉洁从政的表率。最后,他对广大医务人员提出要求,并指明医院的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基建工程、信息工程、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也是腐败的高发领域,医务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避免发生职务犯罪。 会后,郑东升书记代表医院,对梅河清副局长精彩讲座表示感谢,此次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生动,给大家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希望大家要领悟精神,将讲座内容传达到每位职工,并按照 梅河清副局长提出的做好三个意识、三个表率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认真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肥厚型心肌病挂什么科
高云
回答: 肥厚型心肌病应挂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外科。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血压、心肌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 1、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诊断和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首选科室。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心肌结构异常的疾病,心血管内科医生可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对于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心血管内科医生会建议定期随访,并给予药物治疗,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以缓解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普罗帕酮片或胺碘酮片进行控制。 2、心脏外科 心脏外科主要针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当患者出现严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反复晕厥或心力衰竭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室间隔切除术或酒精室间隔消融术,以减轻流出道梗阻。心脏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评估手术指征,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饮食上应低盐低脂,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若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或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患者及家属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