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超声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超声影像科于2005年2月由功能科独立组建而成。现有职工14人,其中副高职称4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2人,科室正副主任分别担任重庆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学会委员、中西结合学会影像专委会委员。由心脏超声、腹部和浅表器官超声、血管超声、介入超声和体检超声部组成。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超声仪器,包括百胜魅力90、GE VIVID7、GE LOQIQ500和ALOKA SSD 4000型高档全数字彩超诊断系统、GE LOGIC e型便携式彩超仪等,配备各种类型超声探头和超声工作站,能开展现阶段所有的超声影像检查,包括心脏超声(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外周血管超声(颈部血管、四肢血管)、小器官超声(生殖、甲状腺、乳腺、软组织肿块、骨与关节疾病)及介入超声(组织活检、囊肿硬化治疗)、腔内超声(经阴道、食道、直肠超声)、超声造影等。2008年获得引进超声新技术三等奖1项。近年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创建重庆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

历经4年零3个月的认真筹备、科学实施,今年6月18日,我院成功创建为重庆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 规范的档案管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整体发展状况,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一直以来受到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医院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近年来,随着区域性医疗中心地位的确立,医院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更加迫切地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2010年3月,我院正式启动重庆市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创建工作,由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达标工作领导小组、档案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并划拨专项保障经费120余万元。 为了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2011年,医院设置了独立的档案工作机构——院务部档案管理中心,负责对全院各类档案实施统一管理。自中心建立以来,先后整理档案751773卷(册/份/件),陆续出台《档案管理办法》、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编号说明》等规章制度,添置档案柜、温、湿度控制、消防、监控等设备设施,确保档案管理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国家、行业规范标准。 2014年,创建工作全面进入倒计时阶段。档案管理中心积极响应医院“强学科、强效率、强考核”的年度核心主题,在各相关科室的通力合作下,卯足干劲、加班加点,力图一举通过考评验收。6月18日,受重庆市档案局委托,由区档案局、区卫生局相关领导、专家组成的考评组来院验收创建工作,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牟华明就相关情况作详细汇报。随后,考评组在牟副院长陪同下,实地查看了档案管理中心及各分室、陈列室,仔细查阅了各类档案卷宗和迎评资料,称赞我院档案工作扎实充分、全面细致,当场宣布我院以95分通过验收,并颁发合格证书和奖牌。 成功创建重庆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标志着我院档案工作已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管理,对医院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