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

急诊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开通了院前、院内24小时绿色急救通道,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技术队伍。承担着渝东北片区120急救、日间输液、儿童内外科急诊救护工作,为24小时无节假日全天候应诊,在第一时间抢救进入儿童医院的危重患儿。科室抢救器材配套齐全,配备有儿童呼吸机、小儿洗胃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多功能除颤仪、儿童专用气管插管包、中心供氧、吸痰器、携带式抢救出诊箱等急救设备。120院前急救已覆盖渝东北片区的万州、云阳、开县、奉节、城口、忠县、巫溪、巫山、梁平等10余个区县以及湖北的利川、恩施等地。成功转运和抢救危重患儿,为三峡库区儿童托起了健康的生命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专题培训会

12月16日—17日,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分批次举办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专题培训会,1100余名医务人员人参加了培训。 会上,徐立新副院长介绍了此次培训的背景和意义,强调医务人员和病人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关系着家庭健康和患者安全,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御安分院副院长向江林详细讲解了甲型H1N1流感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概况和诊治流程,尤其对重症病例的识别和处理原则上作了重点讲解。感染管理科科长刘?照通报了我院出现医务人员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情况,明确要求住院病人及医务人员出现疑似流感病例,第一时间要做好会诊和就诊等相关工作,切实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疗、报告流程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为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诊断呼吸道传染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鹅口疮反复复发怎么办
周小凤
回答: 鹅口疮反复复发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损伤、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和舌面,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哺乳期婴幼儿的奶瓶、奶嘴需每日煮沸消毒,成人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餐后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抑制真菌生长。鹅口疮患者口腔黏膜可能出现白色伪膜,强行剥离可能导致出血,建议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 2、调整饮食 减少精制糖类摄入,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糕点、饮料等食物。适量增加无糖酸奶、新鲜蔬菜等富含益生菌和维生素的食物。婴幼儿喂养后需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成人应戒烟限酒。长期进食过烫或辛辣食物可能加重口腔黏膜损伤,需保持饮食温度适宜。 3、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族或锌制剂,改善黏膜修复能力。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排查艾滋病、肿瘤等基础疾病。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影响免疫功能,建议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 4、药物治疗 制霉菌素混悬液可直接涂抹口腔患处,每日3-4次。氟康唑胶囊适用于广泛性感染,需按疗程服用。克霉唑口腔贴片能缓慢释放药物成分,维持局部有效浓度。使用抗真菌药物期间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购买强效抗真菌药物,防止菌群失调。 5、定期复查 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1-2周,防止真菌潜伏复发。糖尿病患者需每月监测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者,用药后需立即漱口。婴幼儿鹅口疮复发时,家长需检查其是否有吮指、咬玩具等习惯。 鹅口疮患者日常应选择软质食物如蒸蛋、米糊,避免酸性水果刺激创面。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治疗乳头真菌感染,防止交叉传染。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更换牙刷等个人用品。若口腔白斑持续2周未消退或伴随吞咽困难,须立即就诊排查黏膜白斑病等疾病。治疗期间记录复发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