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外科专业由留苏归国的王修忠教授创建于1958年,1979年成为首批国务院小儿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连续多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和陕西省小儿外科分会主委单位,2011年建成附属儿童病院。经过50余年建设、传承及发展,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小儿外科诊疗与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之一,尤其在独创诊疗技术和疗法方面盛誉业内外。胰腺囊肿内外I期引流、门脉高压症胃冠状静脉栓塞+自体脾移植、脉管瘤尿素综合疗法、神经母细胞瘤外周血微量瘤细胞检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漏斗胸Nuss手术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儿外科现有专业医护人员30余名,医师团队高级职称8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4人,有6位分别为中华小儿外科分会常委、委员、青年委员和各专业学组成员,7位分别担任陕西省小儿外科分会名誉主委、主委、副主委及常委。护理团队高级职称2人,获省科技攻关项目基金1项、国家专利1项。
  小儿外科开设床位56张,NICU床位10张、PICU5张。设有小儿普通外科、肿瘤外科、新生儿外科、泌尿外科、胸部外科5个专业。拥有小儿专用系列手术(微创)器械设备、层流洁净手术室。设功能室(食管测压与24小时pH监测、肛门直肠测压、尿流动力学检测、生物反馈治疗),内镜室(胃十二指肠镜、肠镜、直肠粘膜活检等)。近十年来,秉承“为了孩子的未来”的理念,追求微创精准美观和改善长期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诊疗目标。小儿腔镜、内镜诊疗技术普遍开展,与院内多学科合作开展的超声/CT引导及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成为学科突出诊疗特色,年手术量1800余例、其中新生儿手术30例,微创与介入诊疗比例达60%,接近国际水准。
  小儿外科特色医疗技术:
  1、微创外科:在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病如阑尾炎、腹股沟斜疝、隐睾等手术达到了“腔镜化”并逐步实行Day Care Surgery。在国内率先开展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漏斗胸微创Nuss矫正术、腹腔镜肝左叶切除,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应用胸腔镜治疗小儿食道破裂并纵膈感染。小儿复杂腹/胸腔镜手术如直肠肛管成形、膈疝修补、胆总管囊肿根治、肺叶切除,食道裂孔疝、肾盂成形、输尿管再植气膀胱手术等已具规模,手术数量与病种均已达到西部第一。
  2、实体肿瘤:本专业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小儿实体肿瘤治疗中心之一,为小儿外科肿瘤组发起单位。经过几代人不断研究和实践,在国际上开创了血管瘤尿素综合疗法,提出的改良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分类办法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在国内首先开创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血管瘤。数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建立了血管瘤内皮细胞移植瘤模型,有关血管瘤内皮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有望产生高水平论文和成果。在血管畸形、实体瘤介入诊疗具有声誉,为国内公认的脉管瘤诊疗研究中心之一。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等综合诊治疗效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首先报告外周血PGP9.5与TH联合检测神经母细胞瘤循环瘤细胞。发起成立了西北区儿童实体瘤研究组(NWPOG),在肝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肿瘤诊疗实施统一方案诊治研究。
  3、新生儿外科:与妇产科、超声影像科协作,广泛开展先天畸形产前诊断与咨询,选择合理转运、分娩方式,成功救治复杂新生儿先天畸形,包括新生儿食道闭锁、膈疝、腹裂等,成为西北地区著名的先天畸形诊疗中心。腹腔镜高位肛门闭锁直肠尿道瘘修补术、复杂直肠膀胱/尿道瘘修补、一穴肛泄殖腔整体下移成形达国内先进水平。
  4、泌尿外科:采用国际最新微创技术系列改进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阴茎外观和排尿功能接近生理状态,一次手术成功率超90%,达国际先进水平。超过80%的上尿路手术由腔镜完成。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高亚副院长组织召开门诊工作协调会

            为了保障门诊诊间调整工作顺利进行,8月27日下午,高亚副院长组织召开了门诊诊间调整协调会议。会议由门诊部主任王丽娟主持,医务部主任李小鹏、信息网络部主任孟天华、消化内科主任王进海、影像科副主任赵暹、门诊部副主任陈凯、门诊部护士长王咏雪列席会议。 首先,高亚副院长带队深入现场,对已经调整过的诊间进行了全面的巡查,询问诊间使用情况,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 巡查过后,高院长就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协调会议上逐一讨论。对搬迁后的消化内科诊区内诊间布局的安排、指引标识的更新、胃肠镜室呼叫系统的增加、三楼超声室的检查范围以及胃肠镜检查报告PACS的上新等事宜进行了指导和安排。并决定三楼超声室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启用,方便三楼的消化内科、妇产科和外科区域患者的超声检查,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条件。 协调会上,还对影像科就诊秩序问题、门诊急救工作、负一层收费窗口的增设及夜间血气检查科室的明确等事宜作了布置。 为了使门诊布局和就诊流程更为合理化、人性化,近期内,门诊部还将根据门诊量情况对门诊诊间做以整体调整。我们将不断努力,为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更优质的门诊诊疗环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