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医医院

肛肠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肛肠科创建于1959年,尤其是2002年以来,科室软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提升,2003年6月被西安市卫生局命名为西安市重点中医肛肠专科,同年10月经西安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更名为西安市肛肠病医院。目前发展为4个病区、2个综合门诊、1个肛肠理疗中心、15个县级医院对口支援科室、120张床位、年收治患者1800余人的大型肛肠专科。2006年7月被陕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命名为陕西省重点中医肛肠专科。2007年1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中医肛肠专科建设单位,同时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专科肛肠协作组副组长及肛瘘协作分组组长单位,直接协作单位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
  肛肠科带头人贺向东,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导,肛肠科主任,西安市肛肠病医院院长。陕西省人大代表,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委员,政协西安市碑林区委员会常委,西安市劳动模范,中华中医药学会命名为“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火炬手。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医药专家组专家,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陕西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局专家,西安市卫生局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理事,西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国医药与临床研究》杂志特约编辑,《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陕西中医》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结直肠病学》杂志编委。
  肛肠科现有医护技人员57人,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2名,初级职称27名。在研国家、省、市级课题4项,主编专著3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及指导专业论文60余篇,主办国家级、省、市级肛肠专业继续教育项目50余次。设备先进、技术精湛,配备有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心电监护仪、西班牙产全自动洗肠机、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肛管直肠测压系统、排粪造影系统、德国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6多层螺旋CT机、日本日立数字化X线摄片机、数字化胃肠机、大型C形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肛肠微波治疗仪、电子肛肠治疗仪、中药电子熏洗椅及大型福特全功能医疗服务车等国内外一流设备。
  肛肠科标志性中医特色诊疗病种:复杂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直肠脱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肛门狭窄、直肠癌、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各种肛肠疾病疑难杂症。
  肛肠科研制的专科中医制剂:痔炎灵浓缩液、痔炎冲洗灵、痔瘘内消丸、消肿止痛膏、化腐拔毒膏、生肌玉红膏、九华膏、蒲黄止血散、生肌散等系列中成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炎炎夏日送清凉 浓浓关爱寄患者

为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院团委组织我院志愿者服务队于8月4日至10日开展了主题为“炎炎夏日送清凉 浓浓关爱寄患者”的志愿者服务周活动。 本次志愿者服务周活动以“西安市中医医院志愿者服务队”为主体,医院的医护人员及在院实习的医学院校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以极大的热情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在门诊楼大厅和临床23个病区设立“志愿者服务岗”。门诊志愿者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导诊、陪检和咨询等服务,减少了排队等候时间,为广大就医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临床病区志愿者为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生活护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帮助病人取药、陪检、送报告单、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耐心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体现了“德诚业精”的中医精神,践行了“树良好医德医风,做人民健康卫士”的诺言。 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将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壮大志愿者队伍,完 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有新的更大发展。立足医疗特色,开展更为广泛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便利,为医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态血糖仪准确度怎么样
刘福强
回答: 动态血糖仪的准确度通常较高,能够满足日常血糖监测需求。动态血糖仪通过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反映血糖水平,其测量结果与静脉血糖值存在一定差异但相关性良好。 动态血糖仪的传感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或电化学技术,每1-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数据,可捕捉传统指尖采血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趋势。临床验证显示,动态血糖仪的平均绝对相对差值多在10%-15%之间,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时误差可能略有增加。新型设备的传感器精度已显著提升,部分产品在血糖正常范围内误差可控制在8%以内。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传感器需定期校准,植入部位应避开肌肉和脂肪过厚区域,剧烈运动或体温变化可能暂时影响读数准确性。 动态血糖仪对低血糖的预警功能优于传统检测方式,能识别90%以上的无症状低血糖事件。但严重脱水、休克等极端生理状态下,组织间液与血液葡萄糖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出现显著偏差。部分患者对传感器材料过敏或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时,测量值也可能受到影响。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认证的产品,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数据解读,能最大限度保证监测有效性。 建议使用者定期对比动态血糖仪与静脉血检测结果,佩戴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强电磁场干扰。若发现数据持续异常或与症状不符,应及时联系医生复核。动态血糖监测不能完全替代实验室检测,重大医疗决策仍需结合静脉血糖结果综合判断。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