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成立于1952年,现有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理师3人,护师1人,护士4人。住院部设病床30张,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现有美国史赛克公司鼻窦内窥镜,日本奥林巴斯纤维喉镜、鼻咽镜,丹麦产电测听及声阻抗听力检测系统,打鼾诊疗仪,等离子刀,微波治疗仪等大型尖端专科医疗设备。
  科室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突出中医特色,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疑难病症,取得丰富经验,特别是用纯中药修补穿孔鼓膜,辩证治疗鼻炎、鼻窦炎、咽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眩晕等病症有独到之处,同时开展耳、鼻、咽喉及头颈部大小手术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外四科成功唤醒昏迷超6个月植物人患者

2014年9月2日,陕中附院住院部楼下锣鼓声扬,患者杨飞红家属手捧鲜花及感谢信,带领锣鼓队向我院外四科全体医护人员为其妻7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 患者杨飞红,女性,36岁,于2013年12月30日以“车祸外伤导致特重型颅脑损伤”入住我院外四科(脑外科)。患者因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导致持续昏迷6月余,治疗期间外四科主任张毅及范晓璇主治医师经多次科内讨论,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逐日进行系统治疗,浩育盈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对患者精心护理,患者病情逐步好转,但因原发伤重,患者仍持续昏迷。在院期间患者丈夫爱妻心切,也曾多次往返北京,上海及西安等多家大型的颅脑损伤诊疗机构进行咨询,均无功而返,曾经多次萌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但在外四科全体医生的耐心解答下、精心医护中帮助他度过了重重难关。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在昏迷6个多月后终于清醒。当患者喊出她爱人名字的时候,所有在场的家人都哭成了泪人。“奇迹,奇迹,这简直就是影视剧里面才有的奇迹!”——这成了家属挂在嘴边对医生和护士最多的感谢。 经过外四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最终不仅能开口说话,而且已能下地活动。家属的感激之情不能言表,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手掌发红发痒怎么回事
陈腊梅
回答: 手掌发红发痒可能与接触性皮炎、手部湿疹、真菌感染、过敏反应或汗疱疹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用药、抗过敏治疗、避免刺激物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接触性皮炎 接触洗涤剂、化学物质或金属等致敏原可能导致手掌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红斑、瘙痒伴灼热感。发病初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抗炎,配合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日常需佩戴防护手套,避免重复接触刺激物。 2、手部湿疹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频繁洗手可能诱发慢性湿疹,手掌出现对称性红斑、脱屑及皲裂。急性期可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严重时联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保持手部干燥,使用无香料保湿霜如尿素维E乳膏修复皮肤屏障。 3、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侵犯角质层会引起边缘清晰的环形红斑,伴随鳞屑和剧烈瘙痒。确诊需真菌镜检,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顽固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穿透气棉质手套减少局部闷热。 4、过敏反应 食用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或服用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手掌出现风团样皮疹。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停用过敏原,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严重者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以预防复发。 5、汗疱疹 精神压力或季节性变化可能导致手掌汗腺导管阻塞,形成密集小水疱伴明显刺痒。初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反复发作时可短期涂抹卤米松乳膏。减少手部出汗,避免搔抓以防继发细菌感染。 日常应选择温和无皂基洗手液,洗手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护手霜。避免过度清洁或长时间浸泡双手,冬季外出佩戴保暖手套。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化脓、发热等表现,需尽快至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真菌培养等检查。合并全身性皮疹或呼吸困难时须急诊处理过敏反应。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