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肿瘤医院

消化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与泌尿系统肿瘤内科,共有医护人员30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我科主要从事各类肿瘤的诊断及化疗,综合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在肿瘤化学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肿瘤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肿瘤的化疗,重视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强调个体化原则,取得了较好疗效。尤其在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和胆囊癌等)及泌尿系统肿瘤(睾丸肿瘤、前列腺癌、肾癌等)的诊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消化与泌尿系统肿瘤内科能严格根据病人的病期、病理类型、机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不但能做到化疗方案个体化而且在化疗药物毒性的预防,化疗过程的监测,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同时开展了B超及CT引导下腔内肿瘤穿刺活检术、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及体腔积液置管引流术等特殊诊疗技术。我科在化疗护理方面也有独到之处,能熟练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从而尽可能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及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将以最优良的服务,最精湛的技术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党旗引领成长 红色点亮青春

在建党93周年之际,为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升团员青年形象与素质,激发历史责任感,院团委在七月份开展了“党旗引领成长,红色点亮青春”征文比赛活动。本次征文比赛结合我院青年文明号集体创建活动、党的历史知识、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思想感受、讲述走进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感4个方面在全院青年职工中展开了稿件征集。在各团支部的广泛参与下,共征集到33篇文章。团委组织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的文章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评审,并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妇科肿瘤放疗治疗二病区方鑫以《党旗飘飘照医心 红星闪闪亮青春》获得了本次征文比赛的一等奖;纪检监察室冯勇等4人获得了二等奖;淋巴瘤与乳腺内科吴莹等6人获得了三等奖。 参赛选手们围绕征文主题结合本职工作,大力弘扬了“立足岗位做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职业精神,促进了我院团员青年整体素质的发展,彰显出青年职工紧跟时代步伐的精神风貌。(团委 赵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完还想尿是什么原因
黄钟明
回答: 尿完还想尿可能与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精神因素、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该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后仍有尿意,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由细菌侵入尿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感染可刺激膀胱黏膜,导致尿频、尿急及排尿不尽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同时建议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 2、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前列腺组织增生,压迫尿道引发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及残余尿感。直肠指检和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严重者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会引起尿急、尿频症状,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或膀胱感觉过敏有关。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可选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配合盆底肌训练改善症状。 4、精神因素 焦虑、紧张等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增强膀胱敏感性,表现为心因性尿频。这类情况通常无器质性病变,尿检结果正常。建议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缓解压力,必要时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 5、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导致排尿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需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确诊断。控制血糖是根本措施,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同时监测排尿情况。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每次排尿时间、尿量及伴随症状。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尿、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预防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