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肿瘤医院

淋巴瘤、乳腺癌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淋巴瘤、乳腺癌内科为内三科,目前我科共有医护人员33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5名,在读博士1名;主管护师1名,护理师3名。我科在淋巴瘤化疗、生物治疗以及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方面位居国内先进水平。1999年在全疆率先开展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这项新技术的开展使淋巴瘤的治疗水平跻于新疆领先地位并获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及自治区科技成果奖。我科拥有设备一流的层流病房,该病房的洁净度能够保证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顺利度过骨髓衰竭期,同时也能使常规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在医院强调“专病专治”的今天,我科在临床治疗方面能严格根据病人的病期、病理类型、机体的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不但能做到化疗方案个体化,而且在化疗药物毒性的预防、化疗过程的监测、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化疗的顺利、安全进行。同时我科开展了B超及CT引导下纵隔、肝内肿瘤、腹腔肿瘤穿刺活检术、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及胸、腹腔置管闭式引流术等特殊治疗技术。在化疗护理方面我科也有独到之处,能熟练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从而可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及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内三科全体承诺:将以最优良的服务,最精湛的技术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党旗引领成长 红色点亮青春

在建党93周年之际,为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升团员青年形象与素质,激发历史责任感,院团委在七月份开展了“党旗引领成长,红色点亮青春”征文比赛活动。本次征文比赛结合我院青年文明号集体创建活动、党的历史知识、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思想感受、讲述走进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感4个方面在全院青年职工中展开了稿件征集。在各团支部的广泛参与下,共征集到33篇文章。团委组织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的文章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评审,并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妇科肿瘤放疗治疗二病区方鑫以《党旗飘飘照医心 红星闪闪亮青春》获得了本次征文比赛的一等奖;纪检监察室冯勇等4人获得了二等奖;淋巴瘤与乳腺内科吴莹等6人获得了三等奖。 参赛选手们围绕征文主题结合本职工作,大力弘扬了“立足岗位做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职业精神,促进了我院团员青年整体素质的发展,彰显出青年职工紧跟时代步伐的精神风貌。(团委 赵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完还想尿是什么原因
黄钟明
回答: 尿完还想尿可能与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精神因素、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该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后仍有尿意,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由细菌侵入尿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感染可刺激膀胱黏膜,导致尿频、尿急及排尿不尽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同时建议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 2、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前列腺组织增生,压迫尿道引发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及残余尿感。直肠指检和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严重者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会引起尿急、尿频症状,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或膀胱感觉过敏有关。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可选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配合盆底肌训练改善症状。 4、精神因素 焦虑、紧张等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增强膀胱敏感性,表现为心因性尿频。这类情况通常无器质性病变,尿检结果正常。建议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缓解压力,必要时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 5、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导致排尿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需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确诊断。控制血糖是根本措施,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同时监测排尿情况。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每次排尿时间、尿量及伴随症状。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尿、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预防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