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中医院

脾胃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一、 科室发展概况

我院内二科(脾胃病科)正式成立于2007年,早期于1984年建立胃镜室,配备有XS—3型纤维胃镜及其配套设施,开展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辩证治疗和西医一般内科治疗。2002年,在黔南地区内科专家,黔南州消化内镜诊治工作的开创人陈建中主任医师的主持和带领下组建脾胃病科,与内分泌科同一个病区,同年引进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十二指肠镜及电子结肠镜等先进设备,由陈建中主任主持开展消化内镜诊治工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科室相继派出人员到上海同济医院、深圳中医院、柳州中医院等先进医院学习深造,于2006年引进研究生一名,在科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深造,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对脾胃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治疗具有一套完整先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尤其在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溃疡、肝炎、肝硬化、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症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研究。全体医务人员奋发进取、勇于拼搏,创造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路子,专科建设有了一个新的开端,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专门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具有高素质的老、中、青医疗人才梯队。

目前我科有医务人员25人,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6人,护师 5人,护士10人,床位35张。

科室学术带头人陈建中主任医师,现任贵州省消化学会常务委员,贵州省消化内镜学会常务委员,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黔南州中医医院副院长、内镜中心主任、大内科主任,其内科诊治技术在省内外享有盛名,系我省著名内科专家。 建科以来开展新技术二十余项,荣获科技成果奖十多项,目前承担州级科研课题2项,每年保质保量完成高等院校实习生教学任务。

二、科室特色优势及中医药技术

1、检查方面:我科引进了多种目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设备如: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胶囊内镜检测系统、电脑肝病治疗仪、胆肾排石仪等。开展了下列检查:普通电子胃镜、无痛电子胃镜、普通电子结肠镜、无痛电子结肠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14C尿素呼气试验)、胶囊内镜检查。目前我院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检查在州内尚属独家开展,无痛胃肠镜的开展解除了病人进行一般胃肠镜检查的痛苦和不适,让患者在睡眠中轻松完成检查,提高了病人对胃肠镜检测的耐受性。

2、治疗方面:

1)中医外治:病区秉承祖国医学中医外治法之精髓,吸纳民间新兴穴位疗法之精华,集众家之长,率先在州内开展了异体蛋白植入法、灵龟八法(子午流注开穴法)、中药熨烫、刮痧疗法、普通针刺、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温针灸、温灸器灸、穴位艾灸、穴位拔罐、中药足疗法、药穴指针疗法、劲项推揉法、中草药蒸气疗法、自血疗法等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对机体皮肤、穴位、经络的作用来调动和激发人体内在机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开创了我院脾胃病内病外治的新局面。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消化系统疾病的治愈率,尤其在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拥有特效。

2)中医内治:中医内治是指通过中药或中成药口服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内服是我国的传统医疗,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特点,尤其在一些西医无法解释或无法治疗的疑难杂症方面独具优势。我科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念采用中药灌肠的方式,扩大给药途径,使药物通过肠粘膜吸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尤其在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肠息肉、肠出血、习惯性及老年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的疗效。

3)内镜治疗:我科开展了内镜下止血治疗,内镜下胃(肠)癌局部化疗,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总管取石术、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贲门失迟缓症的内镜下球囊扩张术、胃肠息肉摘除术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内镜下微创手术。

三、中医辩证施护

病区开展整体护理,采用先进的生理加心理护理模式,实施整体护理,将现代护理与中医传统护理有机结合,在中医理论的宏观指导下,突出以病人为中心,重视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特色。“真诚关爱,呵护生命”是我们的护理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科全体护理人员本着求实创新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在改革中完善文明的护理工作。待病人如亲人,让每一位患者体验到家的温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