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ICU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ICU主要收治各种危重病人,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及需要生命支持的患者。是集高新全医疗技术为一体的重症病房,是现代化医院三大支撑点之一。医护人员皆为训练有素的有较高治疗护理水平的专业人员。配有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监护,包括生命体征,内环境等监测和治疗,同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护理、全面生活护理等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注特殊群体 体现健康关爱

市第二人民医院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践的总体要求,按照医院确定的“三项服务、五个重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积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2014年4月16日上午,医院组织11名医务人员冒雨来到石嘴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对残疾儿童开展医疗健康服务。石嘴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91年,现有156名学生,多为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自闭症的儿童。医院儿科、康复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及心理咨询科医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残障儿童教室,与这些孩子们和他们的老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残障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健康需求,并对在校残疾儿童进行了初步的筛查,对患儿进行了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等方面的评估,对残疾儿童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确定可行的健康诊疗方案,力求通过学校、家长、医生等的联合治疗后,孩子未来生活质量能有所改善。并计划与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进一步的合作关系,为残障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应有的健康服务,把对残疾儿童的关爱体现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婴幼儿黄疸怎么消除
陈勇
回答: 婴幼儿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母乳喂养调整、晒太阳、补充益生菌等方式消除。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肝胆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 1、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适用于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安全阈值的情况,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治疗期间需保护婴儿眼睛及会阴部,并监测体温和 hydration 状态。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或青铜症,通常停止照射后可自行缓解。 2、药物治疗 严重黄疸可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片促进肝脏酶活性,或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茵栀黄口服液等中成药有助于利胆退黄,但需注意可能引起腹泻。禁止自行使用民间偏方或不明成分药物。药物治疗需配合胆红素水平监测,避免过度治疗导致不良反应。 3、母乳喂养调整 母乳性黄疸可尝试暂停母乳2-3天观察黄疸消退情况,改用配方奶喂养。暂停期间需规律挤奶维持泌乳。重新哺乳后黄疸可能反复但程度较轻,通常无须特殊处理。确保每日哺乳8-12次,避免摄入不足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哺乳母亲应避免大量食用胡萝卜、南瓜等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 4、晒太阳 阳光中的蓝绿光谱有助于分解皮肤表层胆红素,适用于轻度生理性黄疸。选择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阳光柔和时段,暴露婴儿四肢和背部10-15分钟,注意保护眼睛和避免晒伤。需配合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单纯晒太阳效果有限。环境温度低于20℃或高于28℃时不建议进行。 5、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优化肠道菌群,减少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阻断胆红素肠肝循环。适用于伴随排便减少或胎便排出延迟的黄疸病例。需用40℃以下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效果较缓慢,需连续使用5-7天方能显现,建议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婴儿皮肤黄染范围,从面部开始逐渐向躯干四肢发展的黄疸需警惕。记录大小便次数和颜色,陶土色大便或深黄色尿液提示需立即就医。保持室内温度24-26℃,避免低温加重黄疸。出院后按医嘱复查胆红素水平,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需更密切监测。哺乳母亲应保持饮食均衡,适量增加水分摄入。避免给婴儿穿戴黄色衣物影响观察,不要自行使用中药洗浴或针刺放血等危险操作。 陈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