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妇幼保健院

儿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海珠区成功举办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演练

8月8日,由海珠区卫生局主办、区妇幼保健院协办、珠江医院承办的急危重症孕产妇(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孕妇)急救演练在珠江医院举行。辖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相关专家、所有助产机构医务科负责人、护士长以及产科骨干等30余人到达现场观摩学习。珠江医院高度重视,刘瑞林副院长全程跟进;医务处肖烈辉处长担任演练总指挥;急诊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超声诊断科、输血科、介入室、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共37人投入演练,演练流程包括转入接诊、急诊转科、多学科大会诊、产科救治、专题点评等,演练现场旁白清晰明了,整个演练畅通有序并圆满成功。现场演练结束后,肖处长点评时指出:急救过程中重要节点的衔接、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绿色通道的畅顺等是保障急救成功的关键点。刘瑞林副院长充分强调加强院内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演练,提高综合救治能力对确保母婴安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区妇幼保健院徐剑院长做总结发言,他首先高度肯定了演练对提升辖区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感谢珠江医院给辖区助产机构提供了观摩和学习培训的良好平台,最后指出:控制孕产妇死亡率是“两纲”的重点难点,是医疗保健机构的共同责任,各助产机构要加强院内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演练,健全急救团队,畅通绿色通道,提高综合救治能力,以保障母婴健康安全。演练结束后还邀请珠江医院潘石蕾教授作“产前出血”专题讲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口腔内缝针后伤口溃烂
徐建威
回答: 口腔内缝针后伤口溃烂可能与伤口感染、缝线刺激、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处理。口腔黏膜修复能力较强,但溃烂可能影响愈合,需排查感染或异物反应。 口腔内缝针后伤口溃烂常见于术后护理不当。进食过热或过硬食物可能摩擦伤口,导致缝线松动或黏膜损伤。口腔内细菌数量较多,食物残渣滞留易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出现此类情况。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必要时拆除刺激缝线并重新处理创面。 少数情况下伤口溃烂与缝线材质过敏有关。可吸收缝线中的聚乳酸成分可能引发局部免疫反应,表现为持续疼痛伴白色伪膜覆盖。部分患者对尼龙缝线产生排异反应时,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需通过病理检查排除口腔扁平苔藓等基础病变。临床常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严重感染者需联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 保持口腔清洁是预防溃烂的关键措施。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酸性或辛辣食物刺激。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异味分泌物时须立即复诊。长期不愈的溃烂需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可能,必要时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促进愈合。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