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妇幼保健院

功能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功能科下设三个主要部门:超声诊断科、心电图室、放射科。

超声诊断科 是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特色专科之一,是目前广州市海珠区产前免费筛查主要实施单位之一。本科现有5间诊室及多台现时世界领先水平的超声诊断仪器及同步观察设备,日诊疗量达200多人次。疾病诊断范围涵盖全身,包括:心脏、甲状腺、乳腺和体表器官软组织;肝胆脾胰、泌尿系统、妇科和产科。诊断手段除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外,还开展了经阴道超声、三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四维超声)、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治疗等多种先进技术,使诊断水平大为提高。我科除进行日常超声检查工作外,还承担对外院特殊病例转诊会诊工作,

特色专科介绍:

一、妇科超声:

1、对子宫肿瘤、内膜病变、附件肿瘤、妇科炎症等常见妇科疾病作出超声提示;

2、超声监测卵泡的发育情况起到生殖助孕辅佐作用;

3、运用三维超声对子宫先天性畸形作出更明确的诊断,填补二维超声在冠状切面成像的不足。

4、运用超声仪器监测妇科宫腔手术,如超声引导下进行人流术等。

二、产科超声:

产前胎儿超声检查是我科一大强项,现有的超声诊断医生87%以上均具有本科学历,从事超声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妇产科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超声诊断技术。自90年代末即开展了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评估,并有诊断了胎儿体表外观异常及体腔占位的病例。2001年开始先后开展了胎儿唇裂等颜面部畸形、胎儿囊性淋巴瘤、肢体畸形、膈疝、脐疝、多种消化道畸形、泌尿系统异常、多胎联体畸形及胎盘和脐带异常的诊断筛查及脐血流检查、胎儿生物物理学评分、剖宫产产后子宫复旧观察研究工作,以及内脏结构发育异常的检查,对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神经管畸形、腹裂、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等致死性畸形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已达99%以上。自1997始应用多参数超声筛查方法对本院门诊孕妇及外院转诊的高危孕妇进行常规的产前超声筛查。十几年来我科产前超声结构筛查工作已大规模开展,年筛查量达6千多人,筛查出了胎儿各种结构异常,大大减少了先天异常儿的出生,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

三、儿科超声:

我科还开展了新生儿头颅、腹部常规超声、心脏超声检查等小儿超声检查项目。

超声诊断科:医院大楼二楼。

二楼导诊电话:84449784-8057

心电图:主要开展常规心电图项目,由资深专业心电图医生主持。

心电图室:医院大楼二楼。

联系电话:84449784-8026

放射科

放射科是我院重要的医技科室,配置精良的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医疗设备有:CR(计算机摄影)系统、500MA西门子R-100数字胃肠X线机,西门子MAMMOMAT 3000NOVA钼铑双靶乳腺X线机、200MA东方红X线机、KODAK 2100牙片机等,同时还组建了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系统)。开展各种常见、多发病和疑难复杂病的检查诊断,特别在婴幼儿、妇女乳腺的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和诊断经验。

主要开展项目:

1.常规X线检查:常规全身各部位多系统的透视、摄片检查,CR设备较常规X线检查具有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细腻,所需的X射线量要少等优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海珠区成功举办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演练

8月8日,由海珠区卫生局主办、区妇幼保健院协办、珠江医院承办的急危重症孕产妇(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孕妇)急救演练在珠江医院举行。辖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相关专家、所有助产机构医务科负责人、护士长以及产科骨干等30余人到达现场观摩学习。珠江医院高度重视,刘瑞林副院长全程跟进;医务处肖烈辉处长担任演练总指挥;急诊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超声诊断科、输血科、介入室、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共37人投入演练,演练流程包括转入接诊、急诊转科、多学科大会诊、产科救治、专题点评等,演练现场旁白清晰明了,整个演练畅通有序并圆满成功。现场演练结束后,肖处长点评时指出:急救过程中重要节点的衔接、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绿色通道的畅顺等是保障急救成功的关键点。刘瑞林副院长充分强调加强院内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演练,提高综合救治能力对确保母婴安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区妇幼保健院徐剑院长做总结发言,他首先高度肯定了演练对提升辖区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感谢珠江医院给辖区助产机构提供了观摩和学习培训的良好平台,最后指出:控制孕产妇死亡率是“两纲”的重点难点,是医疗保健机构的共同责任,各助产机构要加强院内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演练,健全急救团队,畅通绿色通道,提高综合救治能力,以保障母婴健康安全。演练结束后还邀请珠江医院潘石蕾教授作“产前出血”专题讲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儿血尿常见于哪些疾病
葛伟
回答: 小儿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泌尿系统结石、遗传性肾病等疾病。血尿可能是这些疾病的早期表现,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是小儿血尿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家长需注意孩子会阴部清洁,避免憋尿。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感染控制后血尿多可缓解。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患儿可能出现血尿伴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该病需限制盐分摄入,卧床休息。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青霉素V钾片、氢氯噻嗪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后可痊愈。 3、IgA肾病 IgA肾病属于慢性肾小球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血尿,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部分患儿在呼吸道感染后血尿加重。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泼尼松片、雷公藤多苷片、缬沙坦分散片等药物。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4、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可引起阵发性腹痛和血尿,与代谢异常、饮水不足等因素有关。通过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可选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消石胶囊等药物,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家长应督促孩子每日饮用足够水量。 5、遗传性肾病 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等可导致持续性血尿,常伴有听力或视力异常。这类疾病多有家族史,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可能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家长需密切监测孩子的肾功能变化。 发现孩子出现血尿时,家长应记录血尿发生的时间、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及时采集尿液标本送检。就医前避免给孩子服用可能影响尿液颜色的食物或药物。治疗期间需保证孩子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限制高盐高蛋白食物。按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观察病情变化。若血尿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水肿、少尿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