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医院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现有床位12张,为深圳市重点学科儿童危重疾病救治中心的组成部分,承担全院儿童内科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和重大手术后病人的监护工作。并开展了深圳市及周边地区危重患儿转诊转运工作。由小儿急救专业医学博士何颜霞主任医师、教授主持科室工作。配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医疗护理队伍和一流的治疗监护仪器设备,可进行连续心电、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无创、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监测,配备床边血气分析仪、微量血糖仪、心电图机、电除颤仪、高级进口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有创常频和高频通气呼吸机多台、多种型号恒速输液泵十余台、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宝Prisma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机(CRRT)等。具备娴熟的心肺支持、胃肠外营养、床旁连续血液滤过透析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主要收治各种休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败血症、先天病合并心衰、重症心肌炎、重症肌无力危象、各种中毒、昏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惊厥持续状态、哮喘持续状态及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危重疾病。设备及技术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们相信:有我们的关爱、真诚及一流的专业技术水平,一定能赢得您的信任与满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老年人心房扑动的症状
郝盼盼
回答: 老年人心房扑动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晕、晕厥或心力衰竭。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心房异位心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并及时干预。 1、心悸 心悸是心房扑动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有力,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感。这与心房率高达250-350次/分、心室率常为150次/分有关。部分患者可准确描述心跳节律整齐但异常快速。症状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加重,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持续存在。建议老年患者发作时立即静坐休息,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并尽快就医进行心电图检查。 2、胸闷 胸闷多因快速心室率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表现为胸前区压迫感或紧缩感,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老年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房扑动会加重心肌缺血。部分患者误以为是心绞痛发作,但胸闷持续时间通常较长且硝酸甘油缓解效果有限。建议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气短乏力 持续心房扑动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导致活动耐力下降。患者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日常家务劳动受限,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长期未治疗者可进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建议监测日常活动耐量变化,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 4、头晕晕厥 当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或传导比例变化时,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患者表现为突发黑朦、站立不稳,严重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这种情况提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医疗干预。建议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外出时应有家属陪同,可考虑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心室率。 5、心力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心房扑动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表现为下肢水肿、夜间阵咳、端坐呼吸等右心衰症状。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瓣膜病时风险更高。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除抗心律失常治疗外,可能需联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老年人心房扑动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诱发因素。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竞技性运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征和持续时间,复诊时携带动态心电图报告供医生参考。若出现持续心悸超过30分钟或伴随胸痛、意识障碍,需立即呼叫急救。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