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普外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罗湖医院)普通外科是深圳市最早成立的专科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整体水平高、专业分工细、技术力量强的综合性科室。微创外科为普通外科技术特色,“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应用”与“单孔法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两项临床科研成果获深圳市科技成果奖,“颈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等研究为国内首报。

普外科共有床位47张,医护人员30人。医师14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4人。

诊疗项目

甲状腺外科(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亢进症),乳腺外科(乳腺肿物,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癌,男性乳腺发育),胃肠外科(消化性溃疡穿孔,胃肠肿瘤,阑尾炎,肠梗阻),肝胆胰腺外科(肝胆胰腺肿瘤,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囊炎,门脉高压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瘤,胰腺癌),疝与腹壁外科(腹股沟疝,切口疝,白线疝,纵隔疝),血管外科(腹主动脉瘤,大隐静脉曲张),体表肿物(纤维瘤,脂肪瘤),创伤(肝脾破裂,腹内脏器损伤,体表外伤),外科感染(乳腺炎,乳腺脓肿,蜂窝组织炎,丹毒),乳腺腺病,恶性肿瘤化疗,腋臭,手汗症等。

技术特色

微创外科:微创外科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病人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隐蔽等优点,减少了肠粘连、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恢复快,降低了住院费用。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罗湖医院)普通外科在科主任罗健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的带领下,在国内较早、深圳市最早(1994年)逐步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胃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腔镜甲状腺手术,乳腺微创手术,腋臭微创手术,手汗症微创手术等。手术量和治疗水平居深圳市前列。

联系电话:82203083-2203

院内位置:门诊4楼,住院部8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命悬一线费用未缴齐 医院果断处置先救人

8月26日,我院收到了两面鲜艳的旌旗和一封情感充沛的感谢信,写信者曾是医院的一名突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经过我院心内科医护人员的细心救治后康复出院。 8月9日,56岁的傅某来到深圳出差,12日上午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在120急救车接送赶往医院途中休克,停车抢救后立即送往我院。我院心内科裴晓阳博士介绍说,当时患者被送到急诊科时,已经出现意识模糊、四肢皮肤湿冷的情况,经诊断为冠心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到院后,在患者家属没赶得及缴纳手术费用的情况下,心内科医护人员当机立断,救人为先,心内科进行各种积极抢救措施,经绿色通道送至心导管室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在右冠状动脉成功植入支架1枚,及时让患者转危为安。 “该患者当时在急诊科时已出现神志模糊,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包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及心源性休克,病情凶险。”心内科裴晓阳博士说:“当时的唯一想法是采取一切措施治病救人,在心导管室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住院期间,心内科的医护人员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耐心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详细讲解治疗及病情变化。在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护理下,患者很快康复出院,并送来了感谢信感谢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赞扬他们不愧是病人的白衣天使,并对医院培养出这样一支优秀的医护队伍表达了深深敬意。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裴晓阳博士指出,据2014年8月8日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 亿,其中高血压2.7 亿,心肌梗死250 万,心力衰竭450万。每5 个成人中有1 人患心血管病,估计每年约350 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即每10 秒钟1 人死于心血管病。因此,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任务严峻,任重而道远。相比于救治,预防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更为重要。为进一步方便广大心血管患者寻医问诊,增强广大人群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我院心内科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罗湖心脏频道”,该微信平台将定期发布科学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方法以及专业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知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老年皮肤瘙痒症怎么根治
聂小娟
回答: 老年皮肤瘙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症状,但难以彻底根治。老年皮肤瘙痒症可能与皮肤干燥、慢性疾病、神经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阵发性瘙痒、抓痕等症状。 1、保湿护理 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需加强皮肤保湿,选择含尿素、甘油等成分的润肤乳,每日涂抹2-3次。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 2、外用药物 局部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继发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皮肤苔藓化患者可使用他克莫司软膏。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强效激素。 3、口服药物 顽固性瘙痒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伴有焦虑症状者可短期使用多塞平片。糖尿病相关瘙痒需控制血糖,肾性瘙痒可尝试加巴喷丁胶囊。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镇静药物联用。 4、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适用于广泛性顽固瘙痒,每周2-3次,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前需评估皮肤光敏性,治疗时佩戴防护眼镜。光疗可能引起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等副作用,需配合保湿护理。禁忌用于光敏性疾病患者。 5、中医调理 血虚风燥型可用当归饮子加减,湿热蕴肤型可用龙胆泻肝汤。外洗方可选用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煎汤湿敷。针灸取穴曲池、血海、三阴交等。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发物,保持情绪舒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 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洗浴和搔抓。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E。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定期消毒。若瘙痒持续加重或伴皮疹、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淋巴瘤、肝胆疾病等系统性疾病。冬季注意保暖防燥,夏季避免汗液刺激,坚持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