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脊柱关节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关节科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与原冶金医院骨科共同组建 . 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十二五”重点学科, 卫生部遴选为国家级重点专科。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骨科疑难病症,疗效显著。
  脊柱关节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 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 2名,技师 1名。医疗设备先进,配有MR、GE螺旋CT、CR、DR、1000毫安X光机、C型臂移动X线机、骨科手术动力系统、椎间盘镜系统、关节镜系统、足底应力动态测试仪、经皮肤血氧分压治疗仪、双光能骨密度仪等大型设备;另有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中药超声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颈腰椎电动牵引床、中药湿包裹加热器等小型设备。我科除临床外,还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基地,承担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
  脊柱关节科是以脊柱和关节疾病为诊疗重点,坚持中医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骨科疑难病症,疗效显著。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特色疗法
  以特色手法、小针刀、中药外治、物理疗法为主的综合保守治疗各种骨科疾病,疗效显著。
  脊柱、关节、足部疾病以及各种骨科创伤手术治疗。如:颈、腰椎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椎体滑脱手术切开全椎板、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臼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融合髋、重度髋膝骨关节病等全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四肢骨折、复杂骨折、关节内骨折、老年骨折等髓内钉、接骨板内固定及外固定器治疗。
  应用先进的微创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病等。如:经皮穿针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穿针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关节镜手术等。手术创伤小、安全、见效快。
CT、电视X光机引导下穿刺及神经阻滞、药物注射等检查治疗技术,特别对各种疼痛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原博博士在第三附属医院举行主题报告会

近日,日本东京药科大学附属社会医疗研究所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讲师、中国沈阳药科大学客座教授——原博博士应邀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六层电教室作了主题为“三氧化二砷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以及与天然提取物联用的新的抗癌活性”的报告。 此次报告会为我院科教处处长裴晓华教授申报的201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外专项目,并由裴晓华教授主持了该报告会,裴晓华处长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它作为日本最古老和最大的私立大学药学部,基于建学理念,已向药学界和药业界输送了6万名优秀人才。东京药科大学设有两大学部,即药学部和生命科学部。目前,在校本科生共计3千4百余人,研究生近2百余人。院长刘金民、院党委书记杨晋翔、副院长王国华等出席了该报告会。 原博士此次报告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现状,通过三氧化二砷对人体初代培养细胞作用的研究进一步确定该药的副作用。在对该药的转运蛋白的研究里提出了水通道蛋白(AQP)9可以做为临床上预测三氧化二砷药效的可能性。第二部分介绍了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体内,包括末梢外周血,骨髓液及脊髓液内的药物代谢的特征,首次证明了多种砷代谢产物存在于脊髓液中,并且此时的砷总浓度已经达到了足以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水平。第三部分介绍了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天然提取物花翠素在抗癌活性方面与单纯应用抗癌药物的对比研究。第四部分介绍了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粉防己碱与单纯应用三氧化二砷的抗癌活性对比研究。整场报告持续两个小时,使在座听众耳目一新,如沐春风。 原博士报告完毕后与在场听众进行了交流,第三附属医院的广大师生积极发言,表达对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向往、支持与肯定,并请教了相关问题,得到了原博士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最后院长刘金民总结发言,他代表第三附属医院感谢原博士给在座听众带来一场内容丰富的高水准讲座,此次讲座加强了医院与日本东京药科大学的对外联系,促进了临床学术交流。刘院长积极评价了三氧化二砷在治疗癌症方面的疗效,并表示在原博士等广大学者的努力下,三氧化二砷必将更多地应用于临床,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