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中医院

小儿外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儿科是一所集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临床科室,我科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积极组织学科调整、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对各种疾病的诊治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特别在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治及儿童保健方面有独到之处。我科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诊疗行为,改善就医环境,为患儿的康复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医疗特色:

(1)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对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泌尿系统疾病,运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等法,结合辨证施治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病,难治性肾病是医学界迄今未解决的难题之一。该科运用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小儿肾病的病变机理与证治规律,形成了以活血祛瘀、健脾益气、清热祛湿法为主治疗小儿肾病的学术思想,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为患儿摆脱激素依赖、恢复激素效应、诱导缓解、减少复发开拓了新的途径。

(2)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对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反复发作会影响小儿的健康,甚至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给家庭造成很大的困扰。我科提出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收散并行的治疗观点,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运用中药汤剂、小儿推拿疗法等综合方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疗效。在肺炎的中医治疗上,采用中医整体观念,制定出对小儿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个体化中医综合防治方案,取得确切疗效。

(3)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厌食、疳证、积滞、腹泻、再发性腹痛、便秘、再发性呕吐等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小儿厌食、疳证、积滞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其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良好疗效。

(4)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对小儿高热惊厥、癫痫、多发性抽搐、小儿多动症等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5)小儿传染性疾病:对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痢疾、百日咳等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脚心发热怎么回事啊
徐建威
回答: 脚心发热可能由阴虚火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年期综合征、足部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滋阴降火、调节神经功能、控制血糖、激素替代治疗、抗真菌感染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阴虚火旺 长期熬夜或久病耗伤阴液可能导致肾阴不足,虚火内生并循经下扰足部。患者常伴夜间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滋补肾阴的中成药,配合涌泉穴艾灸改善症状。日常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适量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材。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可能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导致足部血管异常扩张引发灼热感。多伴随心悸、多汗、失眠等表现。可短期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调节神经功能,配合足底按摩或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损伤足部微小神经纤维,出现对称性烧灼样疼痛。典型表现为袜套样感觉异常、静息痛加重。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选择透气棉袜和宽松鞋具。 4、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引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出现阵发性足底潮热。多伴面部潮红、情绪波动等表现。可咨询医生使用坤宝丸、莉芙敏片等缓解更年期症状,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建议增加豆制品摄入,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刺激。 5、足部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致病菌侵袭足底皮肤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灼热伴脱屑瘙痒。确诊需进行真菌镜检,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严重者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 日常应注意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避免穿紧窄鞋靴影响足部血液循环。每日可用38-40℃温水泡脚15分钟,水中可加入适量艾叶或菊花帮助清热。饮食宜清淡,减少辣椒、花椒等辛热调料摄入。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足部皮肤破溃,需及时至内分泌科或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或血糖监测。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休息时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