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精神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是粤西地区最早建立的神经外科,1970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神经外科学专业小组,1991年单独成立神经外科,目前拥有有两个病区病床共94张,其中ICU床位12张。自70年代以来,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实力在粤西地区居于领先地位。我科拥有粤西地区最齐全和最先进的神经外科仪器设备:GE1.5T MR1台,螺旋CT1台,DSA2台,T2亚低温治疗仪1台,手术显微镜1台,德国诺道夫神经内镜1套,型号齐全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2套,多功能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床2套,脑立体定向系统一套,CUSA(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神经外科超声吸引装置一套,下一步医院准备购置GE3.0TMR、PETCT等设备。

神经外科在粤西地区最早开展高难度的颅内肿瘤切除术;最早开展脑血管病的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如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脑血管畸形切除和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等等。2004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粤西地区率先获得广东省医学会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外科诊治技术A级资质。近年来我科率先在粤西地区开展神经内镜手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脑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效果良好。每年诊治颅内病变病人约2000人左右,专长于:(1)颅脑损伤尤其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2)各种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包括一般颅内肿瘤,特殊部位的颅内肿瘤,如颅底肿瘤,三脑室前后部肿瘤,脑干肿瘤;(3)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严重缺血性中风,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4)各类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5)先天性颅脑与脊髓病变的诊断与治疗;(6)颅内感染(如脑脓肿)的诊断与治疗;(7)锁孔入路行颅内肿瘤切除;(8)神经内镜下行脑积水、脑室内肿瘤、颅内囊肿、颅内血肿等各类手术;(9)立体定向手术、癫痫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该科有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8人,共获得省级科研奖项2项,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厅级科研课题18项,单位科研课题4项,总经费8万元,科研成果多项。神经外科长期以来,保持与国内外最先进的神经外科单位联系,其中有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长沙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英国皇家医学院伦敦医院神经外科。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随时可以联系国内最有名最权威的专家,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卫计委领导来院督导行风专项治理工作

8月14日,省纪委派驻省卫计委纪检组副厅级纪检员、监察专员王一鸣带领的省卫计委行风督导检查组来我院,对行业作风专项治理第二阶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湛江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才君、市纪委副处级纪检监察员市纠风办副主任苏小华、市卫计局局长张建文、市纪委派驻市卫计局纪检组长阮海燕及我院领导班子、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卫计局副局长陈耀伟主持。 张建文局长首先就湛江市医疗卫生系统行业作风专项治理情况向省卫计委督察组进行了汇报。我院曾荣院长在会上对我院的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工作作了汇报,表示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医院班子认识高度统一,行风治理工作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注重制度建设与机制完善,并认真对待上级督查,对反馈中提出的所有问题做针对性的整改,及时将整改情况及时上报了市卫计局纪检组。我院近期加大行风案件查处力度,对出现的行风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处理。在对顶风违纪当事人严肃处理的同时,我院还不忘树立正面形象,激励全院医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断加强我院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 王一鸣专员听取汇报后,高度赞扬了市卫生系统及我院在行风专项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市卫生系统及我院不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切合实际又有成效。王一鸣专员提出经过了动员部署、自查整改、现在是巩固深化阶段。他特别强调要在建立健全省卫计委要求的“十一项制度”上狠下功夫,要狠抓制度落实情况。王一鸣专员还围绕行风问题到我院住院部、门诊部进行了走访调研。 最后督察组还就督查情况进行了现场反馈,总体上对我院所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我院存在行风问题台账建立不够完善等问题,希望我院进一步按照上级要求,常态化做好行风专项治理工作。(图、文/刘? 审/郑苏林) 王一鸣专员作讲话 会议现场      现场考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为什么月经提前半个月来
冷启刚
回答: 月经提前半个月来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足、子宫病变、药物影响、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月经周期异常通常表现为经期提前或延后,经量增多或减少,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 1、内分泌失调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会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缩短。常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伴随月经量时多时少。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同时保持规律作息。 2、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会使子宫内膜提前脱落,导致月经周期短于21天。多见于流产或分娩后女性,可能伴有不孕或早期流产。基础体温监测显示高温相缩短,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软胶囊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补充治疗。 3、子宫病变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会干扰子宫内膜正常生长脱落周期。患者除月经提前外,常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超声检查明确后,可考虑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行宫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4、药物影响 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服用后3-7天内可能出现撤退性出血。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漏服时也会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建议记录用药情况,必要时更换为屈螺酮炔雌醇片等低剂量避孕药。 5、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造成暂时性月经紊乱。表现为突发周期改变,通常压力缓解后1-2个月经周期可自行恢复。可通过正念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调节,严重时短期使用谷维素片辅助治疗。 建议记录近3个月月经周期情况,避免过度节食和剧烈运动。日常可适量食用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但不宜过量。若连续3个周期异常或伴随严重腹痛、大量血块,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测,排除器质性疾病。经期注意保暖,避免生冷饮食,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