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节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关节内科(类风关科)在传承老一辈刻苦钻研、仁心济世的精神鼓舞下,求知、开拓、创新、敬业、爱岗、孜孜不倦,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的风湿病特色专科,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项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长宁区中西医结合关节病诊疗中心;上海类风湿性关节炎基础和临床合作研究基地

  类风关内科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共青团号”,长宁区先进集体、长宁区“共青团号”及长宁区创新团队等多项光荣称号关节内科(类风关科)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科室,在医院领导的关心以及科主任的带领下,新一代的类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继承老一辈刻苦钻研、仁心济世的精神,同时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科室文化氛围欣欣向上

  类风关内科成立于1971年,当时拥有15张床位老一辈专家教授如倪立青、周嘉陵、张之澧、劳志英、陈丽华等立志解除患者疾苦,潜心研究,成功研制首例蛇制剂治疗类风关,开创了本院利用蛇制剂治疗类风关的先河,救人无数,成为全国最早成立风湿科科室之一老一辈专家教授在开创历史的同时,也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浓厚的科室文化氛围类风关内科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的风湿病特色专科,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专科现有医护技术人员50名,平均年龄35岁,拥有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15名,其中博士生1名,硕士生4名,其余均为大学本科专科拥有床位数87张,其中高级病床位30张,占全院近1/2床位,成为国内临床风湿病专业拥有床位数最多的科室之一

  2003年2月我院正式第二冠名为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类风关专科医院后,类风关内科全体人员在倪立青主任、周嘉陵主任、何东仪主任、沈杰副主任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完成特色专科三年建设的目标在临床治疗方面类风关内科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科并举的综合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通过中医的辨证与辨病手段,结合国内外治疗此类疾病的经验教训,制定了风湿热郁、风寒湿阻、痰瘀互结、肝肾阴虚4个证型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常规,针对不同证型的病人采用蛇制剂+相应的风湿系列合剂+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达100多万人次,蛇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有效率达62.4%,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满足了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每年接诊病人逐渐递增,涉及本市及郊县、华东六省、全国其它地区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2008年门诊近9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5%以上,未出现医疗差错,顺利通过ISO-9000评审

  “人性化服务”是类风关内科护理的特色惯以“六心七声”作为工作准则,即六心:热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情心;七声:来有迎声、见病人有问候声、巡视病房有询问声、治疗时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合作后有谢声连续三年病人满意度测评院内名列前茅,获得医院三星级护士二人次和二星级护士一人次1998年类风关内科护理组被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00年被上海市长宁区团委评为98-99年度长宁区新长征突击队、2000年被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评为“巾帼文明岗”2005、2006年连续被评为长宁区“共青团号”称号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栓性脉管炎怎么办
高天
回答: 血栓性脉管炎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血管扩张药物、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血栓性脉管炎通常由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血栓性脉管炎的基础治疗方式,主要用于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大。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降低血液凝固能力。抗凝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血栓性脉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疼痛、皮肤苍白等症状,抗凝治疗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 2、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期血栓性脉管炎,目的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这些药物能够激活纤溶系统,促进血栓溶解。溶栓治疗需要在医院监护下进行,因为可能引起出血等并发症。血栓性脉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肿胀、皮温降低等症状,溶栓治疗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3、血管扩张药物 血管扩张药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常用药物包括前列地尔注射液、盐酸罂粟碱片等。这些药物通过扩张血管平滑肌,增加病变部位的血流灌注。血管扩张药物可能导致面部潮红、头痛等不良反应。血栓性脉管炎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皮肤溃疡等症状,血管扩张药物有助于减轻这些症状。 4、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血栓性脉管炎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血栓切除术、血管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治疗可以直接清除血栓或重建血流通道。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出血、血管再狭窄等。血栓性脉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坏疽、剧烈疼痛等症状,手术治疗可以挽救肢体功能。 5、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是血栓性脉管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建议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久站。饮食上应低盐低脂,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注意肢体保暖,避免受伤。血栓性脉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病情加重。 血栓性脉管炎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应穿着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肢体受压。可以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如散步、抬腿运动等。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如出现肢体疼痛加剧、皮肤颜色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高天副主任医师西京医院九八六医院北区甲乳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