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科大一附院

病理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病理科于一九七七年三月正式成立,是柳州市最早建立的病理科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目前己成为专业技术先进,人才力量雄厚,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科室。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病理科的业务工作近年来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壮大,适应传统病理学向现代病理学的转变。科室不断发展,规模、设备不断扩大。现设有接诊工作室、病理标本送检存放取材室、细胞学制片室、冰冻切片室、技术室、免疫组化室、诊断室、资料室及办公室。现有病理专业人员1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人。医务人员经过多次的病理诊断或病理技术、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技术的进修学习。科室具备一定的科研工作基础,近年来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项,获得地市级科技进步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科室近年来共有2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医学杂志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艾滋病传播方式比例最高的是哪种
聂小娟
回答: 艾滋病传播方式比例最高的是性传播,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其中性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占比最高。 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交换进入人体。无保护性行为中,肛交风险高于阴道性交,因直肠黏膜更脆弱易破损。多性伴侣或性工作者感染概率更高,性病共存会进一步增加传播风险。男性同性性行为者因生理结构特点及更高频率的肛交行为,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80%以上传播风险,但润滑剂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安全套破裂。 血液传播曾因非法采供血和共用注射器吸毒导致高感染率,现经严格血液筛查和针具推广已大幅下降。母婴传播可通过孕期阻断、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措施将感染率控制在2%以下。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拥抱等不会传播病毒,但破损皮肤接触感染者血液仍有理论风险。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器械消毒,避免职业暴露。纹身、穿耳洞等有创美容需确保器械无菌。 艾滋病病毒体外存活时间短,56℃30分钟即可灭活,含氯消毒剂能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毒。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需连续服用28天。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可评估病情进展。感染者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血液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时不具传染性。全社会应消除歧视,普及防护知识,高危人群可考虑暴露前预防用药。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