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一、科室基本概况:

钦州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成立于1982年,是钦州最早开展超声检查的单位之一,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超声诊断医生13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4名,研究生1名,在读研究生3名。科内大部分医师均到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广东省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内知名综合及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每年均有大量专业论文发表于国内各级刊物。

经过30年的发展,科室逐步壮大,技术不断提高,超声科拥有多台国际先进的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设备总投资达2000多万。包括国际最先进飞利浦iE33 xMATRIX智能超声系统、GE-VIVID7及GE四维彩超仪Voluson730等先进彩超诊断系统等13台。其中飞利浦iE33 xMATRIX智能超声系统为全新的心血管超声平台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实时三维心脏彩超检查系统,该诊断系统采用最尖端声学技术,高速的计算机运算处理能力,将多种先进的成像技术完美表达,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先心病以及血管疾病等领域提供全面的临床解决方案。GE-VIVID7为国际先进的心脏专用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时配备蓝韵PACS工作站及叫号系统。

二、医疗特色:

1、我科技术力量雄厚,广泛开展全身各系统及脏器的超声检查,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在广西区内居领先地位,是北部湾最早、也是唯一一家能开展房缺、室缺封堵术等介入性治疗超声监测单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先后开展组织运动速度成像(TVI)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CK)作为无创性心肌检测技术用于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检测和诊断。

3、早期明确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可以为患者的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准确参数;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监测,能指导手术方案的确定,及时发现术中存在问题及危险,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4、帮助普通外科手术术前正确评价患者的心功能,也能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

5、科内配备各种专用术中探头,广泛开展各种先进超声介入性检查及诊断技术。如超声引导下自动组织活检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超声定位引导脐静脉穿刺术和中孕胎儿畸形减胎术,术中脑肿瘤及肝叶切除超声引导及监测,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6、在北部湾地区率先开展胎儿产前分级筛查,针对不同阶段胎儿进行系统针对性检查,利用先进的四维超声检查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各系统畸形;是北部湾地区唯一能开展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的医院。

7、无痛无创性胃肠超声诊断技术是科室成熟的一项检查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多年来,许多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被及时检出,准确诊断,为尽早手术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机。

三、优质服务:

我科具有一支敬业创新的服务团队,科主任黄文萍为广西超声医学会常委,从事超声医学专业的临床诊断工作30多年,副主任刘良华从事超声医学专业的临床诊断工作近20年,专业基础理论扎实,超声诊断经验丰富,具有心脏、腹部、妇产及浅表器官等多项超声专业的综合诊断能力。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全科人员制定了科室服务规范和一系列的超声诊疗优化流程,实行了多项方便患者就诊、方便临床会诊的具体措施。无论节假日门诊还是日常工作时间,长期坚持高年资医师、主任医师负责技术把关,以确保诊疗质量。诊断准确、及时,解决了大量疑难病例,诊断符合率在95%以上。

超声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科室人才队伍强大、诊断技术过硬、仪器设备先进,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每天承担大量的门急诊和住院病人的诊疗工作,超声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将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以精湛的技术及诚恳的态度,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联系电话:0777-2873280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七彩梦行动计划”救助肢体残疾儿童

七彩梦行动计划”救助肢体残疾儿童 我院为肢残儿童矫治手术项目定点医院和康复训练机构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又一项造福贫困残疾儿童的公益项目——“七彩梦行动计划”落户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给钦州的肢体残疾儿童家庭带来福音。“七彩梦行动计划”是中央和自治区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在我区实施一系列涵盖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残疾和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在内的康复扶贫项目。资助范围有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脑瘫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经过自治区残联的严格评审,我院成为“七彩梦行动计划”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项目定点医院。2014年分配给我院资助实施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的任务为34例。 根据自治区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广西实施方案》,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康复救助项目救助对象为有康复需求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肢体残疾儿童。主要的手术适应症包括:先天性关节畸型如马蹄足、先天性关节脱位如髋关节、膝关节脱位;小儿麻痹后遗症、脊膜膨出后遗症等导致肌腱挛缩、关节畸型及脱位;脑瘫或脑损伤导致的严重痉挛、肌腱挛缩、关节畸型及脱位等。救助条件为:主要针对7岁以下肢体残疾儿童常见的、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生活和活动、术后效果明显的手术,针对手术适应症,年龄可放宽到16岁。救助标准:每例手术补贴手术费10000元、术后康复训练费6000元、矫形器装配费1200元。 作为钦州市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与术后康复定点医疗机构,我院高度重视此项民心工程,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于5月19日—23日期间派出技术专家组和市残联一起深入灵山县、浦北县开展了术前筛查。此外,钦南区、钦北区符合项目救助条件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患者亦可直接到我院骨科一区、骨科二区进行咨询筛查。联系电话:0777—2872861、2872862。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慢性胃炎吃什么青菜养胃
葛剑
回答: 慢性胃炎患者可以适量吃西蓝花、菠菜、胡萝卜、南瓜、山药等蔬菜养胃。慢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理。 一、食物 1、西蓝花 西蓝花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修复胃黏膜损伤。其含有的萝卜硫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胃部炎症。烹饪时建议焯水后清炒,避免油炸或辛辣调味。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 2、菠菜 菠菜含有丰富叶酸和铁元素,能改善胃部血液循环。其中的维生素K可帮助修复受损胃组织。建议选择嫩叶部分,焯水去除草酸后凉拌或煮汤。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 3、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后能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建议蒸煮软化后食用,或与少量植物油搭配促进营养吸收。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食用量。 4、南瓜 南瓜含有果胶和多种B族维生素,能在胃内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刺激。适合做成南瓜粥或蒸食,避免添加过多糖分。血糖偏高者宜选择老南瓜,控制单次摄入量。 5、山药 山药含黏蛋白和淀粉酶,具有健脾养胃功效。新鲜山药可蒸食或炖汤,干品可磨粉煮粥。对山药黏液过敏者应戴手套处理,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需立即停用。 二、药物 1、铝碳酸镁咀嚼片 用于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可缓解慢性胃炎引起的烧心症状。需咀嚼后服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质子泵抑制剂,适用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联合治疗。需整片吞服,避免与食物同服影响药效。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镁水平。 3、枸橼酸铋钾颗粒 胃黏膜保护剂,能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层。冲服时需搅拌均匀,服药后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哺乳期妇女慎用。 4、马来酸曲美布汀片 调节胃肠动力药物,改善胃炎伴随的腹胀症状。餐前服用效果更佳,可能出现口干等轻微副作用。孕妇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促进胃黏膜修复,适用于糜烂性胃炎患者。需饭前半小时整粒吞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与其他药物需间隔两小时服用。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每日5-6餐少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忌食腌制、油炸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餐后适当散步有助于消化,但避免立即平卧。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胃镜。急性发作期可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软烂食物。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黑便或呕血需立即就医。 葛剑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