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理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病理科是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细胞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解剖,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诊断的质量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成立于1987年,现有专职工作人员5名,其中3名诊断医生,2名技术员。主要负责我院及钦州市部分医院的病理检查工作。现有冰冻切片机、生物自动脱水机、包埋机、石蜡切片机、烤片机、组织漂烘仪、单人及双人共览显微镜、病理信息管理系统等一批进口先进设备,完全满足日常检查工作需要。

目前病理科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1.活体组织检查:所有手术标本,包括身体各部位的肿瘤、穿刺组织标本、脏器标本、骨骼等标本,以及纤维胃镜、 肠镜、支气管镜、喉镜的咬取的活体小标本,均可进行病理检查,确定疾病的良恶性。

2.细胞学检查:包括宫颈脱落细胞、痰液、胸水、腹水及尿液、脑积液等均可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可完成大规模的肿瘤普查工作,如: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

3.术中冰冻切片检查:通过使用冰冻切片的方法,可在30分钟内发出初步病理报告。主要用于手术进行过程中的快速诊断参考,为临床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另外,检测某些需保持其生物活性的抗原物质和抗体,也须采用冰冻切片。

4.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50余种免疫组化检查项目,包括各种上皮性标记物、间叶性标记物、细胞增殖性标记物、癌基因蛋白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某些恶性肿瘤的转归和预后。

5.特殊染色检查:有10余种特染检查,如网状纤维染色、Masson染色、PAS、AB及抗酸染色等,用于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即将开展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法进行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DNA检测技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已被认为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HC-2)是唯一经全球多中心临床验证的HPV DNA检测技术,HC-2 检测HPV DNA与液基细胞学联合在筛查中应用可使检测灵敏度高达100%,是宫颈癌筛查首选,对早期宫颈癌筛查、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诊断与监控、手术后随访及CIN转归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病理科电话:0777-2873232 科主任:蓝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七彩梦行动计划”救助肢体残疾儿童

七彩梦行动计划”救助肢体残疾儿童 我院为肢残儿童矫治手术项目定点医院和康复训练机构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又一项造福贫困残疾儿童的公益项目——“七彩梦行动计划”落户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给钦州的肢体残疾儿童家庭带来福音。“七彩梦行动计划”是中央和自治区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在我区实施一系列涵盖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残疾和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在内的康复扶贫项目。资助范围有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脑瘫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经过自治区残联的严格评审,我院成为“七彩梦行动计划”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项目定点医院。2014年分配给我院资助实施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的任务为34例。 根据自治区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广西实施方案》,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康复救助项目救助对象为有康复需求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肢体残疾儿童。主要的手术适应症包括:先天性关节畸型如马蹄足、先天性关节脱位如髋关节、膝关节脱位;小儿麻痹后遗症、脊膜膨出后遗症等导致肌腱挛缩、关节畸型及脱位;脑瘫或脑损伤导致的严重痉挛、肌腱挛缩、关节畸型及脱位等。救助条件为:主要针对7岁以下肢体残疾儿童常见的、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生活和活动、术后效果明显的手术,针对手术适应症,年龄可放宽到16岁。救助标准:每例手术补贴手术费10000元、术后康复训练费6000元、矫形器装配费1200元。 作为钦州市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与术后康复定点医疗机构,我院高度重视此项民心工程,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于5月19日—23日期间派出技术专家组和市残联一起深入灵山县、浦北县开展了术前筛查。此外,钦南区、钦北区符合项目救助条件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患者亦可直接到我院骨科一区、骨科二区进行咨询筛查。联系电话:0777—2872861、2872862。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