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

普外科 (共18位医生)

科室简介

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经过五十余年发展,在全科几代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专业梯队合理、诊疗规范、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既有中医特色,又能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要求进行各种普外科常规及复杂手术的专科。
  普外科现有主任医师(教授)8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名、主治医师(讲师)2名、住院医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者5名,硕士学位7名,在读博士2名。
  普外科目前的主要专业和特色诊疗技术有:
  肝胆胰专业:能运用常温下无血切肝技术进行各种肝叶切除,包括左右半肝切除、中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等;胆囊癌根治手术,胆管癌包括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手术,高位胆肠吻合术,胆道镜取石及碎石术,肝内外胆管结石等复杂胆道手术;胰腺良恶性肿瘤的切除或根治性手术;脾切除术、门脉高压症断流分流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和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腹腔镜微创专业:腹腔镜手术是现代科学和外科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常规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完成数千例)、腹腔镜胃良肿瘤切除及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肠癌及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和胆道镜结合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腹腔镜下疑难急腹症的探查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胃肠专业:常规开展胃癌及残胃癌根治性手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小肠肿瘤切除手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配合化疗及靶向治疗和中医药等综合方法,明显提高疗效。运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提高了晚期胃肠癌的手术切除率。在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甲状腺乳腺腹壁疝专业:中西医结合对乳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有较明显的特色优势;对乳腺癌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个体化方案治疗,有经典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手术等;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疗效;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疾病及处理乳腺的癌前病变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最近又开展了乳房良性肿块的微创治疗(麦默通旋切系统)。常规开展甲状腺腺叶切除,大部切除、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癌根治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各种腹壁疝及复发疝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及切口疝修补术。
  中医、中西医结合:对外科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消化道急性穿孔、胆道系统急性感染、闭合性腹部损伤、肠系膜血管病变、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的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术后并发症、后遗症(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肠粘连、切口感染延迟愈合、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肝、胆、胰、乳腺癌的术后)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
  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江苏省厅局级科研课题4项,获奖课题2项。
  普外科诊治范围(常见病)
  体表肿瘤疾病:痣、脂肪瘤、纤维瘤、皮肤赘生物、皮脂腺囊肿、黑色素瘤等
  体表软组织感染:毛囊炎、痈、蜂窝织炎、丹毒、腮腺炎、淋巴结炎、甲沟炎、指头炎、外伤感染等
  乳腺疾病:乳腺炎、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症、乳腺导管疾病、副乳等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亚甲炎、桥本病、甲亢、甲减等
  胃疾病:胃癌、残胃癌、胃肉瘤、胃息肉、胃穿孔、胃溃疡、胃淋巴瘤、胃间质瘤等
  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十二指肠溃疡及憩室等
  小肠疾病:小肠良恶性肿瘤、血管畸形、克罗恩病、急性坏死性肠炎、小肠梗阻、小肠瘘等
  结直肠疾病:结肠癌、结肠息肉病、结肠其他良性肿瘤、结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
  阑尾疾病: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阑尾肿瘤等
  肝脏疾病: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脏囊肿、肝脏血管瘤、肝外伤等
  胆囊疾病:胆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急慢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等
  胆管疾病: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管癌、胆管囊肿、胆管炎、壶腹部肿瘤等
  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良性肿瘤、胰腺囊肿、胰管结石、内分泌肿瘤等
  脾脏疾病:门脉高压症(功能亢进、巨脾)、脾脏肿瘤、脾脏脓肿、脾脏囊肿、血液疾病需脾切除者
  腹壁疝: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内脏疝等
  腹腔其他疾病:腹腔肿瘤、腹膜后肿瘤、急性腹膜炎、肠系膜肿瘤等
  急腹症: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穿孔、腹部外伤引起的肝脾破裂、胃肠破裂或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坏死性肠炎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