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

消化内镜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病诊疗暨内镜中心成立于2006年1月,是隶属于大内科的临床科室,为我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脾胃病基地和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科门诊(含专家、专病及普通门诊,北院门诊楼7层)、消化内镜诊查中心(北院门诊楼8层)、消化内镜治疗中心(南院病房楼4层)和内镜中心病区(南院东15层,病床50张)四部分组成。专科人才梯队合理,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4名,硕士9名。专科诊疗设备先进,拥有世界先进的胃镜、十二指肠镜、双气囊小肠镜、大肠镜、进口及国产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等各种国际品牌主机10余套,电子内镜60余根。配备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系统,实现一人一镜消毒安全检查。常规开展项目如下:

一、诊断性技术:每年常规电子胃镜、肠镜及超细胃镜等检查超过30000人次;并在省内较早地常规开展“无痛镇静”胃镜、肠镜等内镜诊查;在省内最先开展双气囊小肠镜(DBE)的诊查工作,是省内小肠镜做的最多的单位;同时有高清的胶囊内镜(国产或进口CE)检查诊断全小肠疾病;拥有的先进的电子十二指肠镜为胆道胰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保障;世界一流的超声内镜(EUS)设备可以用于诊断消化管壁和胆道胰腺疑难疾病;用于诊查早期食管癌的电子染色内镜(NBI、FICE)技术+放大内镜技术已在我院常规开展;无创及无放射性损害的C13呼气试验可用于诊断不同年龄包括儿童、老人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二、内镜介入、微创治疗技术: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各部位的息肉、癌前病变等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2cm的早癌、息肉、癌前病变、侧向发育型肿瘤等在省内我科率先了这项技术,目前常规开展,技术领先,治疗效果明确,并发症少。

3、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治疗,所有经过治疗的患者尚未有复发的患者。

4、内镜下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贲门部肿瘤,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

5、超声内镜(EUS)介入下的相关治疗: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节)阻滞术(EUS-CPN)、超声内镜引导下假性囊肿引流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穿刺引流术---胰腺占位及顽固性疼痛、胰腺炎相关并发症

6、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治疗:胆胰管结石特别是疑难的复杂的胆胰管结石;胆胰管的狭窄扩张、金属或塑料支架置入术、射频消融术(晚期肿瘤);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以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等治疗技术;慢性胰腺炎的内镜下治疗等。

7、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切除:原发于乳头部的良性肿瘤

8、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硬化治疗术(EIS);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术。

9、消化道其他出血的经内镜下急诊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急诊内镜下取异物术:鱼刺、骨刺、金属异物、其它异物等。

10、经内镜胃造瘘术(PEG)、空肠造瘘术(PEJ):

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吞咽困难;

②脑卒中、脑外伤、植物人;

③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

④呼吸功能障碍作气管切开者;

⑤食管穿孔、食道吻合口瘘;

⑥重症胰腺炎、胰腺囊肿、胃排空障碍者(胃肠减压的同时经空肠营养管供给营养)。

11、食管、胃、肠道狭窄的内镜下介入治疗:如食管-胸腔瘘、食管-气管瘘、胆瘘、肠瘘;食管或贲门良恶性梗阻、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结直肠梗阻可行内镜下扩张必要时行支架治疗。

12、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腹水原因探查、胆囊、阑尾切除等

三、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我科集西医诊疗技术和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规范、系统地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消化系的疑难杂症危急重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氏病、其他小肠疾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其他消化道出血、梗阻、瘘等;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消化道肿瘤治疗;复杂性胆石症、胰腺疾病等,在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理论精髓,以温馨服务体现人文关怀,使疾病恢复更快,手术及生活质量更高,充分体现代医学技术和中医治疗特色的高度融合,具备多方位的诊疗优势。

四、学科带头人:韩树堂教授、主任医师系国内消化及消化内镜领域知名专家,兼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系分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超声内镜、大肠镜、ERCP等学组委员,中华消化病学会胰腺病学组委员,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系江苏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卫生行业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江苏省医疗事故鉴定委会专家组成员。并担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胰腺病学》等专业领域杂志编委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