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心血管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科在蒋百康教授、袁志昌教授领导下,学科发展迅速,设备齐全,梯队合理,培养了10多名硕士研究生,承担了苏锡常等地区小儿心血管疑难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开展左右心室造影、Amplzer堵塞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手术以及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术。同时配合胸外科,可进行小儿复杂先心病的治疗。从80年起开展经食道心房调搏术,曾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从事小儿心律失常诊治,能开展安装临时或永久起搏器工作。对先心病合并感染或肺动脉高压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川崎病诊治具有诊断正确率高、治疗效果好的特点。从95年来开展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近年来又开展了心肌炎和心肌重塑的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苏州大学医学部第四届发展战略研讨会隆重召开

为加强医学部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发展水平,苏州大学医学部第四届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14年9月7日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苏州大学朱秀林校长、熊思东副校长、蒋星红副校长,阮长耿院士、柴之芳院士,医学部及各学院、部分医学科研机构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大会。 本次大会我院共组织15人参加,出席会议的有院领导冯星、卢祖元、汪健,儿科临床医学院办公室、科研处、人事处、护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   在这次会议上,首先由医学部主任吴庆宇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医学部学科发展概况,并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排名的基本情况,在肯定医学部学科发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的同时,希望医学部能够继续在科学研究、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方面拼搏努力,争取学科排名进一步靠前。两院院士阮长耿、柴之芳先后做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临床医学、放射医学学科发展汇报,并明确各自学科近期发展目标。医学部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及附一院、附二院、附儿院、附三院等先后就本学科情况做了专题汇报。我院汪健副院长代表医院做了儿科学学科建设情况汇报,主要从学科概况、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思路与具体措施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受到与会人员的关注与肯定。 各学科汇报结束后,校领导朱秀林校长做重要讲话,在充分肯定苏大医学所取得的重要成绩的同时,希望医学部各学院及医学科研机构在把握方向,认清差距,汇聚共识,乘势而上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本次研讨会的精神与内容,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分析差距与不足,积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加快学科发展,使学校医学学科建设能够勇跃新的台阶。 科研处 儿科临床医学院办公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拉粘稠大便怎么回事
陈勇
回答: 宝宝拉粘稠大便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 1、饮食不当 宝宝摄入过多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可能导致大便粘稠。母乳喂养的宝宝若母亲饮食过于油腻,也可能影响大便性状。建议家长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妈妈减少油脂摄入,奶粉喂养的宝宝可尝试更换易消化配方。辅食添加应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 2、肠道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时,宝宝肠道有益菌减少会导致消化功能异常。表现为大便粘稠伴酸臭味,可能伴随腹胀。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母乳中含有益生菌,应坚持母乳喂养。 3、胃肠功能紊乱 受凉或饮食突变可能引起胃肠蠕动异常,导致食物消化不完全。大便呈粘液状且排便次数增多,但无发热等感染症状。可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腹部保暖,避免突然改变饮食结构。 4、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使奶类中的乳糖无法分解,产生酸性粘稠大便伴泡沫。需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腹泻期间可暂时改用免乳糖奶粉,症状缓解后逐渐转回普通奶粉。 5、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感染会引起粘液脓血便,伴随发热、呕吐。需化验大便常规确诊,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奶瓶餐具需严格消毒。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大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尿量,若出现拒食、嗜睡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6个月以上宝宝可适量添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富含果胶的辅食帮助改善大便性状。 陈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