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共2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男科由我国早期著名的泌尿外科学 家王历?教授和杨松森 教授创立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创立的泌尿外科之一。1957年,浙江医学院进行院系调整后泌尿外科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迁入附属第一医院。在魏克湘、史时芳、陈昭典(现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蔡松良等老一代教授和现任泌尿外科主任谢立平教授等的带领下,经过全科室医护人员数十年的辛勤耕耘,该科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泌尿外科中心。先后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是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界龙头科室,为国内最大的泌尿专科之一。对省内乃至全国的泌尿系感染、损伤、畸形、肿瘤、结石、男科、疑难病症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诊疗服务。
  泌尿外科、男科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成果累累。小剂量棉酚抗生育研究、WHO三项男性节育手术的前瞻性研究、前列腺冷冻治疗、表浅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肾小管研究模型的建立及抗癌药物的肾毒性研究、前列腺增生的血供及微血管密度的研究、人工合成生殖激素治疗ED的研究、国产阴茎假体植入术研究等30余项获WHO、国家计生委、国家教委、卫生部、省科委、省教委、卫生厅资助,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项、卫生部3项。获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厅局级科研成果16项。泌尿外科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已相继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100名。50余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20余部,其中多次参加卫生部教材外科学(泌尿外科部分)、吴阶平泌尿外科学、黄家驷外科学等的编著。。泌尿外科历年来多次成功举办国内、国际大型学术交流活动。2005年11月,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国内外同仁的一致称赞。 陈昭典教授现担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蔡松良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有5人次分别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实用泌尿外科杂志、浙江大学学报编委。
  泌尿外科、男科设备齐全,先进。1962年成立膀胱镜室,配有X光机,可独立完成逆行造影检查,配有专职护士和放射专业人员。80年代开始相继引进大型进口仪器设备,主要有X线万能手术床、微创经皮肾镜、腹腔镜、经尿道电切镜、输尿管镜、冷刀、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装置、电子膀胱镜、体外冲击波碎石仪、尿动力学检测仪、生物反馈和盆底电刺激治疗仪等先进设备。1975年成立男性计划生育实验室,1984成立泌尿外科B超室,1992年成立泌尿外科实验室。现有泌尿外科研究室、男科学实验室、体外冲击波碎石室、尿动力学检查室和腔内手术室等。
  泌尿外科、男科临床实力强大,特别是泌尿外科疑难杂病的诊治在国内独树一帜,手术会诊已遍及全国除西藏以外全部省份。
  泌尿外科、男科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结石、尿流动力学、男科,微创手术的创新和改良,疑难病症的诊治。
  泌尿外科、男科疑难杂病的诊治在国内独树一帜。1952年开始开展膀胱、肾脏、输尿管及前列腺手术,60年代就开展膀胱全切、肾部切、肾上腺肿瘤切除等泌尿外科高难手术。1976年开展异体肾移植手术,1984年全面开展腔内手术。历年来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创和应用中为国内首先报告的有:肾部分切除术(1955年)、膀胱壁瓣尿道成型术(1964)、尿酸结石溶石治疗(1985)、前列腺增生冷冻治疗(1985)、前列腺癌冷冻治疗(198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作用(1987)、复杂性尿道狭窄会阴部皮瓣替代术(1987)、第十肋间胸膜外胸腹联合切口的应用(1992)、颊粘膜尿道成形术(1996)、颊粘膜在阴茎硬结(peyronie)症中的应用(1999)、国产阴茎假体植入术(1999)、TVT治疗女性尿失禁(1999)、手助式腹腔镜手术(2000)、腹腔镜肾盂整形术(2002)、偶发性肾癌的诊治分析(2003)、肾癌癌栓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的处理(2004)等。特别是蔡松良教授经数十年的潜心探索和创新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手术,主要有:①独创膀胱颈会阴牵引复位术治疗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解决了一直困扰国内外泌尿外科医师的尿道狭窄、ED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难题。②彻底革新了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首创手助拔针连续缝合法, 2.5小时内即可完成手术(国内外报道一般为5-10小时),使手术费用大大降低,病员术后恢复大大加快。③对于侵犯大血管的巨大肾肿瘤、腹膜后肿瘤,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手术范围拓展到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下腔静脉部分和全长切除(血管替代或不替代),而且使大血管损伤大出血基本杜绝。近4年已完成此类手术50例以上,其中超过半数的患者因为在其他三甲医院放弃手术或只行肿瘤活检术后不甘心,最终辗转来了本院。④革新前列腺摘除术关键步骤,使该手术30分钟内即可完成,并发症降低。⑤独创输尿管皮肤造口皮肤内卷缝合等多种技术,使高达50%的输尿管末端坏死输尿管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至5%以内。⑥独创电刺激神经疲劳法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杜绝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严重并发症――膀胱穿孔的发生。⑦独创尿路结石新的形态分类,使结石的诊断、处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⑧在国内率先开展尿酸结石的溶石治疗,费用低、无痛苦、效果好(比手术更好)。⑨经尿道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术及尿道狭窄内切开术等已积累丰富经验,具有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等特点。另外,经过近年来大力开展,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泌尿外科腔内微创、阴茎假体、尿失禁、畸形矫治方面的手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其中成功完成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200余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000余例、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摘除术600余例,手助式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100余例、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整形数100余例、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手术100余例腹腔镜下腔内超声定位肾肿瘤部分切除术20余例。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发病率可达2%-3%,10年内结石复发率高达50%。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高能聚集冲击波,在体外非接触性裂解结石的一种治疗技术。适用于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可反复进行。其治疗过程是:病人仰卧固定在治疗床上,其下方或上方的半椭圆球进行高频脉冲放电,产生的冲击波聚集透入人体,准确作用于结石,反复击发,使结石粉碎,碎石颗粒经输尿管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不开刀排石的治疗目的。
  泌尿外科、男科目前引进国际先进、最新一代的德国Dornier Compact DeltaⅡ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配置B超和X线双定位,具有治疗安全、成功率高、痛苦小的优点,解决了大部分尿路结石患者的痛苦。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滥用抗生素全球将陷“无药可救”困境抗生素须在医嘱下使用私自用药危险性大

近日,世卫组织发布了《细菌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提供了迄今关于耐药性的最全面情况,包括来自114个国家的数据。报告侧重于造成血液感染(败血症)、腹泻、肺炎、尿道感染和淋病等常见严重疾病的七种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黄建荣主任医师介绍,致病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会相互传染,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而抗菌药物即抗生素能有效消灭细菌,治愈疾病,一旦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人们将陷入“无药可救”的困境。 后抗生素时代普通感染和轻伤也有可能致命 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份报告收集了来自129个成员国的相关数据,其结论一点也不乐观。报告显示,对抗菌药物的广泛抗性,已经出现在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报告》指出农业和医疗上的抗生素滥用使耐药性菌株快速增殖,随后这些耐药菌会随着人类的迁移而广泛传播。 “在后抗生素时代,即使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细菌也有可能致命,比如普通感染或者轻伤都有可能让医生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黄建荣说道。 细菌已对多类常用药物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可使抗生素类药物无法发挥对抗细菌的效力。抗生素主要是拿来抵抗各种细菌感染,但若当体内的细菌还未消灭完全即停止服药,体内的残存的细菌会继续生长,产生对抗此种药物的能力,以后再使用相同的药物,即对它们没有效力。或者长期使用该药物造成的细菌变异,也会产生对此种药物的抗药性。 据黄建荣介绍,目前有很多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很高的耐药性,比如此前在临床上效果较好的四环素。四环素是从放线菌金色链丛菌的培养液等分离出来的抗菌物质,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滤过性病毒、螺旋体属乃至原虫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广谱抗菌素。但现在,肠球菌属、耐青霉素的淋球菌等都对其产生了耐药性。 对常见的肠道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威胁生命的感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最后的治疗手段。对这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已传播到全世界所有地区。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内发生感染的一个重大病因,感染包括肺炎、血液感染、新生儿和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等。但由于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半数以上接受治疗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已经无效。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在某些地区超过半数的感染都是由一类细菌引起,即革兰氏阴性菌,而且这些感染都与能抵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菌株有关。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最广泛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之一,但对这种药物的耐药性非常广泛。这种药物最初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时,耐药性几乎为零。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国家中,这种治疗现在对半数以上的患者无效。 作为淋病常用治疗手段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挪威、南非、斯洛文尼亚、瑞典和英国已确认治疗失败。“第三代头孢菌素里的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现在已经有很多细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比如淋球菌,因此对由淋球菌引起的淋病治疗效果也大不如前。但是,世界各地每天有超过100万人感染淋病。”黄建荣说。 据黄建荣介绍,细菌耐药性可分为三种程度,即MDR、XDR和PDR。如果超过3类抗生素,每类抗生素超过1种药物不敏感即被称为多重耐药菌(MDR);如果这个细菌对除一到两种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称为泛耐药菌(XDR);如果细菌对目前使用的所有抗菌药物都不起作用,称为极端耐药(PDR)。 “像氯霉素等药物,大多数的细菌都对其产生了耐药。因此临床上我们已经很少使用了。” 抗生素须在医嘱下使用私自用药危险性大 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大国。近七成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平均100个患者1天消耗80人份的抗菌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 据黄建荣介绍,目前我国抗生素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体现在养殖业,为了防止牲畜、鱼等生病而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因此动物就会对其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人进食后也会对这些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第二种情况表现为人对抗菌药物的直接吸收。很多患者自行购买消炎药,或者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那在应对细菌耐药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黄主任提醒大家,抗生素不宜长时间使用,且不要选择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能抵抗大部分细菌,因此更易产生耐药性。作为医护人员,首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确定患者是哪种细菌感染,对哪种抗生素较为敏感,从而针对性用药。同时要分清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作为普通民众,一定要在医嘱下使用抗生素,私自用药危险性极大。目前有很多药物在具有杀菌功效的同时还有其他副作用,比如喹诺酮类药物,它在抗菌的同时会抑制骨骼生长,因此18岁以下儿童禁用。 浙江向滥用抗生素宣战 细菌耐药已不再是危言耸听的谣言,它真切地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世界各国面对严峻的“耐药危机”纷纷出台举措加以管制,那浙江省在应对抗生素滥用方面有哪些举措呢? 为此,记者联系了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浙江省就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该目录按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将各类药物分为三个级别。同时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具体情况,在本目录基础上,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要求,制定出各自的抗菌药物使用目录。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医师经本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其他医疗机构依法享有处方权的医师、乡村医生和从事处方调剂的药师,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像我们医院也出台了一些举措,比如把抗菌药物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三线药物必须副教授以上的医生才可以用,二线的抗菌药主治医师能用,一线抗菌药为一般药物医生都可以用。对于一些特殊抗菌药,我们医院特别成立了抗生素管理专家委员会,需要相关专家批准后方可使用。”黄建荣介绍道。 国外如何管制抗生素? 美国:买抗生素比买枪支还难 美国人也曾有过滥用抗生素的历史。以前,很多美国病人都是自己去找医生寻求抗生素处方。比如不少美国妈妈,在孩子发烧时会急着找儿科医生要抗生素,而因为感冒引起鼻窦炎的成年病人,有70—80%会寻求抗生素。美国人口增长并不快,但1954年的抗生素消耗却达到了200万美元,1999年,更是高达5000万美元。但美国早在1960年就开始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了,并明文管制。目前,在美国买抗生素,要过医生、药店、监管三道关。医生乱开会受到处罚。比如一旦发现医生有违规开处方的行为,会立即给予警告乃至吊销行医执照的处罚。美国医生为门诊病人开口服抗生素处方时,药量最多一周,如果症状仍不见好,需要进一步诊断,而不是无限制吃药。 欧盟:连动物使用抗生素也受管制 由于关系抗生素抗药性快速成长对人类及动物健康的影响,欧洲共同委员会要求科学指导委员会评估目前抗药性的发展与流行趋势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为防止不必要的抗生素处方,欧盟制定了治疗人类与动物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研究发展可改善抗生素处方的方法,包括评估治疗感染的最佳抗生素处方疗程,还重点研究医生改变处方的动机。 除了针对人体抗生素滥用问题,欧盟还注重动物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物的管制,尤其是那些与治疗人类疾病相同类别的药物,应尽快逐渐停止使用,最后完全禁止使用。而且反复提醒产业界与农民,继续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物将违反欧盟的规定的。 英国:国家教育课程中加入抗生素课程 在英国,80%病患使用的抗生素生物制剂来自社区医疗处方,因此,英国举办全国性的“抗生素使用宣传活动”,宣传重点包括:简单的咳嗽及感冒,勿用抗生素;因过滤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痛,勿用抗生素等。 此外,除了医疗专业人员外,英国卫生部门还建议在国家基本教育课程中加入抗生素处方原则的教育课程,这样除了医疗专业人员外,民众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抗生素的适用症和好坏处。(王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