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共2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目前设有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和名医门诊、VIP门诊等,病房床位46张。现有医师3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7名;教授、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7名;医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7名,硕士学位27名;特检技师10余名,护士20余名。科室擅长屈光、白内障、眼视光、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底病、角膜病、小儿弱视斜视、青光眼、眼整形、眼外伤、眼眶病眼肿瘤、眼遗传性疾病等各类眼科疾病的诊治,同时承担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修生的教育及培训工作,是国家专科医生培训基地和临床药理基地。
  眼科前身是浙江医学院附属医院眼耳鼻喉科,创立于1947年。长期以来,眼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眼科高级人才,为推动和提高我省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眼科医师的摇篮”。1979年浙医一院眼科被批准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年来先后培养了眼科学博士10名,硕士50余名。 眼科先后编著编译出版《眼与全身病》、《梅氏眼科学》、《眼科图谱》、《实用眼镜光学》等13部专著。在国内外眼科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承担了20多项国家和省科技研究项目,曾获省科技进步奖和省卫生厅医药卫生创新奖等10多项奖项。目前有4位专家担任省眼科学会委员和青年委员。
  眼科专业组齐备,人才结构合理,医疗技术精湛、综合实力雄厚。
  眼科屈光专业组:遵循科学、理性、发展的理念全方位提供屈光不正的防治,尤其对青少年近视强调医学验光,科学配镜;提供多种治疗方法矫治近视,散光,包括:RGP、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巩膜屈光手术等,仅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就包括LASIK、PRK、 LASEK、 EPI-LASIK等手段。先进的设备,具有高超技艺的专家团队、多种治疗方式的选择为治疗各种屈光不正患者提供有力的保障。尤其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技术,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眼科白内障专业组:不断的挑战、不断的超越正成为每一个组员坚定的信念,在这种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中,专业组已完成白内障治疗从以往单纯脱盲向全面提高视觉质量的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本专业医生的专业手术技能达到极限;意味着接受治疗的患者得到以往从未有的视觉质量,更意味着本专业组完成了白内障手术向白内障屈光手术的全面跨越。现在除了开展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外,还开展复杂性白内障手术:如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手术、无虹膜人工晶体植入术、悬吊人工晶体植入术、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可调焦人工晶体植入术。
  眼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专业组:是浙一眼科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诊治和手术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每年接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0000余人次左右,完成逾千例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省内外及全国均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近几年,随着先进的设备条件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更高更快地发展,以先进的玻璃体切割技术诊治了各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杂性眼外伤、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其它增殖性视网膜血管病变、玻璃体混浊、眼内炎以及其它常规手术不能解决的眼底疾病,特别是在复杂性糖尿病眼部病变和严重眼外伤病人的联合手术方面,优势显著,水平领先。
  眼科眼底病专业组:眼底病专业一直以来是浙一眼科的传统优势项目,是国内最早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和激光眼底病技术的医疗单位之一,不仅为眼底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同时通过激光治疗眼底病的技术减少了患者的手术痛苦,每年完成激光治疗2000余人次,患者满意度高。目前,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及眼底肿瘤等难治性眼底疾病,我们开展了最先进的TTT和PDT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眼科角膜病专业组:擅长对各种感染性角膜炎、遗传性角膜病变及其他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立规范的诊治方案;开展角膜移植手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已开始接受角膜捐献者登记以及病人预约检查。
  眼科小儿弱视斜视专业组:针对小儿视功能发育规律和特点,提供规范化的诊断治疗措施,合理选择视功能训练和斜视的手术矫正,弱视治愈率达到96%以上。斜视治愈率达到98%以上。能开展对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水平性斜视,垂直性斜视等手术矫治。目前小儿弱视斜视专业组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眼科青光眼专业组:倡导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采用OCT、UBM、RTA等先进仪器开展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大大提高青光眼早期诊断率、准确率,为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创造积极条件。对青光眼患者采用药物、激光和手术综合疗法,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主要开展激光的SLT,虹膜根切术;非穿透小梁术、引流阀门植入术。对先天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眼科整形美容专业组:“美丽每一双眼睛”是每一个组员追求的目标。医生自己不满意决不下手术台已成为每个医生的自我要求,我们每个医师都具有这种严谨,敬业的精神和高超的技艺,能够为求医者提供完美的服务。现在已经开展的项目有:双眼皮成型和眼袋矫治、眼睑再造、上睑下垂、内外眦成型、活动义眼植入、眼眶内陷的修复、眶缘畸形整复和额部、眼角的药物除皱。
  眼科眼遗传病专业组:由眼科参与组建的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研究院遗传性眼病研究中心在遗传性眼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其中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已应用于临床诊断;对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即leber病的研究发现了导致该病的一些新的DNA突变位点,从基因水平揭示了该病的发病原因;高度近视遗传基因定位研究在近视眼遗传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所取得的成果已在国际眼科最高级别杂志《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上发表,举世瞩目。眼科医师和研究人员正与美国及香港多所大学合作,进一步开展遗传性眼病的研究,解决眼科重大难题。
  眼外伤专业组:正在筹建的眼外伤组,将从眼外伤的急诊处理着手,对患者进行全面及时的医治,以修复眼的结构、挽救视功能,整形美容等多角度使患者从外伤的阴影中走向光明。
  眼科研究方向:眼角膜遗传性疾病基因定位研究、LEBER’S病遗传基因定位研究、高度近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研究、近视眼发病机理及相关基因定位研究、先天性白内基因定位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及治疗研究。
  眼科特色:医学验光配镜,包括RGP;各类屈光手术,特别是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和高度近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各种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包括各种最新型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儿斜视、弱视治疗;青光眼诊治,包括各类青光眼手术;眼底病诊治,包括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内激光治疗;眼整型美容和眼眶病,包括义眼植入等。
  眼科拥有多种最先进的眼科大型检查及手术设备。包括眼科综合诊疗台,角膜地形图,眼波前像差检测仪,对比敏感度及眩光仪,眼科AB超,UBM,眼后段OCT,眼底血管造影仪,眼调节测定仪,眼前后段激光治疗仪等。同时还拥有最新型号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玻璃体切割仪,准分子激光机等大型手术设备。
  眼科本科生教学:承担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的眼科授课和见习指导;研究生教学:承担浙江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眼科教学、临床实践和科研课题指导;校际交流: 接受香港理工大学视光系学生实习和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本科生实习;继续教育:定期开设国家级和省级眼科继续教育课程,接受基层眼科医生进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滥用抗生素全球将陷“无药可救”困境抗生素须在医嘱下使用私自用药危险性大

近日,世卫组织发布了《细菌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提供了迄今关于耐药性的最全面情况,包括来自114个国家的数据。报告侧重于造成血液感染(败血症)、腹泻、肺炎、尿道感染和淋病等常见严重疾病的七种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黄建荣主任医师介绍,致病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会相互传染,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而抗菌药物即抗生素能有效消灭细菌,治愈疾病,一旦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人们将陷入“无药可救”的困境。 后抗生素时代普通感染和轻伤也有可能致命 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份报告收集了来自129个成员国的相关数据,其结论一点也不乐观。报告显示,对抗菌药物的广泛抗性,已经出现在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报告》指出农业和医疗上的抗生素滥用使耐药性菌株快速增殖,随后这些耐药菌会随着人类的迁移而广泛传播。 “在后抗生素时代,即使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细菌也有可能致命,比如普通感染或者轻伤都有可能让医生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黄建荣说道。 细菌已对多类常用药物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可使抗生素类药物无法发挥对抗细菌的效力。抗生素主要是拿来抵抗各种细菌感染,但若当体内的细菌还未消灭完全即停止服药,体内的残存的细菌会继续生长,产生对抗此种药物的能力,以后再使用相同的药物,即对它们没有效力。或者长期使用该药物造成的细菌变异,也会产生对此种药物的抗药性。 据黄建荣介绍,目前有很多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很高的耐药性,比如此前在临床上效果较好的四环素。四环素是从放线菌金色链丛菌的培养液等分离出来的抗菌物质,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滤过性病毒、螺旋体属乃至原虫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广谱抗菌素。但现在,肠球菌属、耐青霉素的淋球菌等都对其产生了耐药性。 对常见的肠道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威胁生命的感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最后的治疗手段。对这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已传播到全世界所有地区。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内发生感染的一个重大病因,感染包括肺炎、血液感染、新生儿和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等。但由于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半数以上接受治疗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已经无效。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在某些地区超过半数的感染都是由一类细菌引起,即革兰氏阴性菌,而且这些感染都与能抵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菌株有关。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最广泛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之一,但对这种药物的耐药性非常广泛。这种药物最初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时,耐药性几乎为零。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国家中,这种治疗现在对半数以上的患者无效。 作为淋病常用治疗手段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挪威、南非、斯洛文尼亚、瑞典和英国已确认治疗失败。“第三代头孢菌素里的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现在已经有很多细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比如淋球菌,因此对由淋球菌引起的淋病治疗效果也大不如前。但是,世界各地每天有超过100万人感染淋病。”黄建荣说。 据黄建荣介绍,细菌耐药性可分为三种程度,即MDR、XDR和PDR。如果超过3类抗生素,每类抗生素超过1种药物不敏感即被称为多重耐药菌(MDR);如果这个细菌对除一到两种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称为泛耐药菌(XDR);如果细菌对目前使用的所有抗菌药物都不起作用,称为极端耐药(PDR)。 “像氯霉素等药物,大多数的细菌都对其产生了耐药。因此临床上我们已经很少使用了。” 抗生素须在医嘱下使用私自用药危险性大 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大国。近七成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平均100个患者1天消耗80人份的抗菌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 据黄建荣介绍,目前我国抗生素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体现在养殖业,为了防止牲畜、鱼等生病而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因此动物就会对其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人进食后也会对这些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第二种情况表现为人对抗菌药物的直接吸收。很多患者自行购买消炎药,或者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那在应对细菌耐药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黄主任提醒大家,抗生素不宜长时间使用,且不要选择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能抵抗大部分细菌,因此更易产生耐药性。作为医护人员,首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确定患者是哪种细菌感染,对哪种抗生素较为敏感,从而针对性用药。同时要分清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作为普通民众,一定要在医嘱下使用抗生素,私自用药危险性极大。目前有很多药物在具有杀菌功效的同时还有其他副作用,比如喹诺酮类药物,它在抗菌的同时会抑制骨骼生长,因此18岁以下儿童禁用。 浙江向滥用抗生素宣战 细菌耐药已不再是危言耸听的谣言,它真切地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世界各国面对严峻的“耐药危机”纷纷出台举措加以管制,那浙江省在应对抗生素滥用方面有哪些举措呢? 为此,记者联系了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浙江省就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该目录按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将各类药物分为三个级别。同时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具体情况,在本目录基础上,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要求,制定出各自的抗菌药物使用目录。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医师经本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其他医疗机构依法享有处方权的医师、乡村医生和从事处方调剂的药师,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像我们医院也出台了一些举措,比如把抗菌药物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三线药物必须副教授以上的医生才可以用,二线的抗菌药主治医师能用,一线抗菌药为一般药物医生都可以用。对于一些特殊抗菌药,我们医院特别成立了抗生素管理专家委员会,需要相关专家批准后方可使用。”黄建荣介绍道。 国外如何管制抗生素? 美国:买抗生素比买枪支还难 美国人也曾有过滥用抗生素的历史。以前,很多美国病人都是自己去找医生寻求抗生素处方。比如不少美国妈妈,在孩子发烧时会急着找儿科医生要抗生素,而因为感冒引起鼻窦炎的成年病人,有70—80%会寻求抗生素。美国人口增长并不快,但1954年的抗生素消耗却达到了200万美元,1999年,更是高达5000万美元。但美国早在1960年就开始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了,并明文管制。目前,在美国买抗生素,要过医生、药店、监管三道关。医生乱开会受到处罚。比如一旦发现医生有违规开处方的行为,会立即给予警告乃至吊销行医执照的处罚。美国医生为门诊病人开口服抗生素处方时,药量最多一周,如果症状仍不见好,需要进一步诊断,而不是无限制吃药。 欧盟:连动物使用抗生素也受管制 由于关系抗生素抗药性快速成长对人类及动物健康的影响,欧洲共同委员会要求科学指导委员会评估目前抗药性的发展与流行趋势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为防止不必要的抗生素处方,欧盟制定了治疗人类与动物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研究发展可改善抗生素处方的方法,包括评估治疗感染的最佳抗生素处方疗程,还重点研究医生改变处方的动机。 除了针对人体抗生素滥用问题,欧盟还注重动物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物的管制,尤其是那些与治疗人类疾病相同类别的药物,应尽快逐渐停止使用,最后完全禁止使用。而且反复提醒产业界与农民,继续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物将违反欧盟的规定的。 英国:国家教育课程中加入抗生素课程 在英国,80%病患使用的抗生素生物制剂来自社区医疗处方,因此,英国举办全国性的“抗生素使用宣传活动”,宣传重点包括:简单的咳嗽及感冒,勿用抗生素;因过滤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痛,勿用抗生素等。 此外,除了医疗专业人员外,英国卫生部门还建议在国家基本教育课程中加入抗生素处方原则的教育课程,这样除了医疗专业人员外,民众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抗生素的适用症和好坏处。(王娜)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