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立温州第一医院

感染内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内科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点学科及肝病研究中心,现有肝病病区、感染病病区、人工肝治疗室及肝病实验室。1997年经批准授牌成立温州市肝病研究中心,目前已成为浙南闽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感染性疾病、肝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
  感染内科科研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现有硕士生导师5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1人,硕士10人。实际开放床位数81张,年门诊量近6万人次,病房年出院病人达1200人次。1997年以来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病患者,明显提高了重型肝炎的生存率。开展肝病治疗仪微波治疗肝病,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肝病实验室已开展了肝脏病理的免疫组化及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基因分型检测。在学科带头人陈永平教授带领下,科室全体医师团结合作,近5年申请并完成省级厅局级课题共15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科研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我科与加拿大美尼托巴大学合作课题“TGF-β1基因工程疫苗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及“混合微囊化肝细胞腹腔移植治疗肝衰竭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达国内领先水平。
  感染内科目前研究方主要向有:1. 肝纤维化基础与临床研究; 2. 重型肝炎、肝衰竭发病机制及肝细胞移植的研究; 3. 原发性肝癌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4.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近5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其中SCI收录5篇,中华级及国家级论著6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脚癣怎么治才能除根
聂小娟
回答: 脚癣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药物、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及避免交叉感染等方式治疗。脚癣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足部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 1、外用抗真菌药物 脚癣由真菌感染引起,外用抗真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抑制真菌生长。常用药物包括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联苯苄唑乳膏适用于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脚癣,硝酸咪康唑乳膏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效,酮康唑乳膏可缓解鳞屑角化型脚癣。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涂抹后轻轻按摩促进吸收。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防复发。 2、口服药物 对于面积较大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脚癣,可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物。常用药物包括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胶囊等。伊曲康唑胶囊对多种皮肤癣菌有效,特比萘芬片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氟康唑胶囊适用于念珠菌合并感染。口服药物需按疗程服用,肝功能异常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3、保持足部干燥 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繁殖,保持足部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生长。洗脚后应及时擦干趾缝,可使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出汗较多时可使用足部爽身粉,选择吸湿性好的棉袜并每日更换。避免长时间穿橡胶鞋或防水靴,居家尽量穿露趾拖鞋。运动后应立即更换鞋袜,避免汗液浸渍。 4、穿透气鞋袜 透气性差的鞋袜会加重脚癣症状。建议选择真皮或网面运动鞋,避免合成材质鞋子。袜子宜选纯棉或抗菌纤维材质,颜色以浅色为宜便于观察分泌物。鞋袜应经常晾晒消毒,可使用紫外线鞋柜或抗真菌喷雾处理。新鞋初次穿着时间不宜过长,可先穿薄袜适应。同一双鞋不宜连续穿着超过两天。 5、避免交叉感染 脚癣具有传染性,需切断传播途径。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修脚工具等物品,公共浴室尽量穿防水拖鞋。家庭成员有脚癣应同时治疗,定期用消毒液清洁浴室地板。洗衣时患者袜子需单独清洗,水温超过60度可杀灭真菌。宠物如患癣病需及时治疗,避免人与动物间交叉感染。 治疗脚癣需坚持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不可见好就停。日常应注意足部卫生,洗脚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皮肤屏障。饮食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增强皮肤抵抗力。避免搔抓患处以防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定期更换旧鞋袜,阳光充足时将鞋子置于户外暴晒杀菌。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免疫功能。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