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亚健康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亚健康科重点科室

      科室电话:010-67689772

      预约挂号
    • 科室介绍

    •   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机体无明显疾病,但是却出现许多不适症状。许多疾病发生前期,均伴有长时间的亚健康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常会发展为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道等疾病甚至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亚健康人数已占到总人口的75%,亚健康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我院亚健康科于2008年成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项目,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唯一的亚健康专业科室,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中医师8人、专业护师2人,经过多年的临床诊疗及学科研究,形成了亚健康及慢病的中医预防保健学科体系,在中医“整体观”、“天人合一”、“心神合一”等辨证思想基础上,形成了28个不同人群的中医诊疗体系。

        诊疗体系包括中西医健康状态评估,中医诊断,中药、经络治疗,自我养护等多种中医特色诊疗手段,诊疗范围包括各种亚健康证候(包括慢性疲劳、失眠、肥胖症、戒烟、不定陈述综合征、不良情绪等),常见重大疾病的病前状态及慢病康复调治、病后调理(包括代谢综合征、免疫力低下、过敏体质、早衰防治等),以及慢性病、手术后、产后及青春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中医综合调理,中医体质测评,健康咨询,养生指导。

        课题项目

      中医健腹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丰台区卫生系统科研项目”,主持:彭玉清

      疏肝养血法治疗肝郁血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专项计划项目”,主持:刘洋

      疏肝理气、养血柔肝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刘洋

      中医药重点学科网络管理服务平台软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研究——国家中管局教育研究项目

    • 科室特色及优势

    •   独特诊疗体系:以中医辨证为纲领,制定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

        特色检查手段:中医体质辨识、红外热成像分析、心率变异分析、体质测评、各种健康、心理测表等。

        中医特色疗法:内服法如中药汤剂、膏方、药茶;外治法如针灸、拔罐、耳豆、中频、激光、药物离子导入、足浴等;以及日常饮食、起居、运动等咨询指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五校联合对口支援工作协调会

    2014年7月28日-29日,五校联合对口支援工作协调会在西藏拉萨召开,由西藏藏医学院主办。2014年正值国家援藏20周年,同时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四校对口支援西藏藏医学院5周年,同时也为了响应“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号召举行这次工作协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由吴建伟书记、徐安龙校长带队,校办公室郭书文、叶华、刘凯峰,东方医院郭荣娟副院长随行参加会议。其他四所院校也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均有书记、校长带队参加。 2014年7月29日上午举行了开幕会,此次会议在开幕式上邀请了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孟德利、李秀文副秘书长、西藏卫生厅果吉尔锑领导参加,孟德利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藏医药的发展以及五校联合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建伟书记、西藏藏医学院赤列旺杰书记、尼玛次仁院长也分别在开幕式上各自发表讲话。随后召开了总结会,五所院校的相关领导对本校五年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要求。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建伟书记主持,徐安龙校长在会上作为团队式对口支援组长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代表对四校五年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总体总结,郭书文主任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五年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2014年7月29日下午举行了研讨会,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主持,主题为“十三五”对口支援工作方向以及明年对口支援工作具体安排。首先,由我校援藏的陶晓华副校长代表西藏藏医学院进行“十三五”对口支援工作方向的报告;然后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田文媛书记、江西中医药大学徐兰宾副书记、中国药科大学张志坤副书记、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建伟书记各自从本校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进行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发言。最后,徐安龙校长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十三五”对口支援工作方向应具体化、将时间、进程、主题、参与的学校、达到的目标进行细化;在每年的协调会期间,应先期进行各院校专家学者就各个具体专题工作会议,再进行工作总结会;对口支援工作主题不要重复,要形成良性循环;各地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都为本地区乃至全国有名的医院,应依托藏医学院将附属医院建设成为西藏自治区一流医院,东方医院应从医教研各个方面要加强支援力度。 在会议期间,四所院校的参会的代表共同参观了西藏藏医学院的博物馆、特藏部、教学唐卡室,并进行藏医学院向对口支援的四所高校赠送《中国藏医药古籍珍本(1-30卷)》仪式。 此次会议既是对“十二五”对口支援工作的总结,又是对“十三五”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展望,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