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2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所属三级学科之一,安徽省卫生厅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专业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拥有一批省内外知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科室拥有一批业务训练有素,医德医风高尚,医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

心血管内科由门诊,病房,心电图工作站,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心导管室等组成,拥有目前先进的PHILIP M305B多功能重症监护系统,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监护仪,心电图机,心脏除颤起搏器等设备,可进行有创无创系列监测及检查治疗,并开展了永久及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等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目前已完成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术300余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30余例,射频消融术十余例,年手术量200余台。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自行研制开发的“养肝益水颗粒”,“调脾护心方”,“益水活血汤”等院内制剂的应用,更好的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标本兼治,副作用少,深受广大患者青睐。科室已经具备抢救心脏危急重症患者的综合实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贴近生活的健康顾问 传播中医保健的集成之作

贴近生活的健康顾问 传播中医保健的集成之作 ——《实用中医保健丛书》读后 韩明向(国家级名老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中医药学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为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方法,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光明的发展前景,成为世界瞩目的热门学科。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已成为人们不懈的追求。人们对健康含义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寓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医疗模式已成为人们的主流观念,人们在渴望延年益寿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因此人们对医药卫生知识尤其是传统医学知识的需求日趋迫切。各类介绍中医保健的书刊应运而生,但是一些缺乏依据、相互矛盾的说法也越来越多,使人无所适从,甚至造成某种危害的现象,令人担忧。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健教授顺应时代的呼唤、满足百姓的需求、传播科学理念,率领数十名临床一线专家精心编写了一套《实用中医保健丛书》,已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发行,并被安徽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评为2014年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 一、丛书内容丰富,是传播中医保健知识的集成之作 刘健教授担任总主编的这套《实用中医保健丛书》,将防治疾病的中医保健知识引入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通过生活调理、饮食调护、中医食疗等方法及早地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享受医学科学的成果,让千百万个家庭掌握防治疾病的中医药保健知识。 本套丛书分《呼吸病中医保健》《风湿病中医保健》《内分泌病中医保健》《肾病中医保健》《消化肝胆病中医保健》《心脑病中医保健》6个分册。内容丰富,集成与我们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六个学科领域中医保健知识,立足于中西医结合理论,重点论述了传统中医保健方法和饮食、运动、心理调护等对健康的影响,引导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吸取正确的健康保健知识,加强生活中的自我保健。 丛书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多系统常见病的病因病机、病症类型和保健、预防、治疗方法等,帮助人们更加具体地了解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将宝贵的经验和先进的科普知识传递给广大读者,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您的家庭保健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良方。 二、丛书特色鲜明,是百姓生活的健康顾问 《实用中医保健丛书》强调可读性、实用性,力求突出中医特色,体现了中医药在临床保健与康复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语言通俗易懂、少有说教,文中的观点、思想易于被读者所接受;重点论述疾病防治、养生食疗与运动等方法,特别强调每种方法的日常应用,贴近大众生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使人们学而能用,实用性强。 丛书的另一特点是详细介绍了各病证发病前、发病中、发病后各个阶段该如何预防保健,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丛书还强调了日常生活保健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指出健康规律的生活与平和恬淡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防病措施,此书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温馨、细致、周到的私人家庭保健顾问。 该丛书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丛书在介绍中医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疾病的中医保健、康复知识及治疗疾病的有效验方及中医食膳,丰富了丛书的阅读范围。不但将宝贵的经验和先进科普知识传递给广大读者,同时也可作为临床医师指导患者保健的参考用书。 三、丛书理念先进,是弘扬中医精粹的典型示范 现今社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是很多人一直苦苦寻求的,在听遍专家讲座,看了很多养生保健书以后,很多人的健康状况依然令人堪忧。对每一个珍惜健康的人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这无疑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 刘健教授作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痹病学科的带头人、安徽省重点学科精品课程重点课程中医内科学带头人、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保健专家,立足中医,情系大众,在繁忙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之余,还经常应邀参加各种健康教育的公益活动,积极宣传、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读完《实用中医保健丛书》这套书后,我们就会发现它带给您的是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中医学养生保健之道,会让您懂得如何从发病前、发病中、发病后各阶段进行保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护理和调养的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这才是对健康最负责的表现。关爱健康、呵护健康,保持生命之树常青,这套书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福音。 总之,此书急广大人民群众之所需,为大家提供了科学、实用的中医药保健方法,必将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这是一套适合老百姓的中医养生宝典,保健方法简单实用,方便易学,是一套难得的中医保健经典,必将对促进中医保健事业发展,提高百姓的身体健康水平、提升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