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现有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专职内镜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开放床位23张,设有消化专家门诊、病房和内镜诊治中心。开展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在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等疾病治疗上有特长,对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病例抢救有较高地成功率。拥有奥林巴斯系列的电子胃、肠镜及碳14检查幽门螺杆菌等设备,同时开展无痛内镜的检查、内镜下止血、息肉摘除、食道及胃内异物取出等工作。目前正在开展溃疡愈合质量的检测及Hp感染14C-UBT测定和根除率的监测临床科研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夏日炎炎 献血爱心涌动

夏日炎炎 献血爱心涌动 ——合肥市三院医务人员踊跃无偿献血 每年夏季,都是临床用血相对紧张的时期。近日,市中心血站血液库存告急,合肥市三院通过多种途径,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大力宣传《献血法》和无偿献血知识,鼓励符合献血条件的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7月31日,合肥市三院外科大楼一楼大厅一角人头攒动,医务人员争相填表报名,踊跃参与无偿献血。院工会主席陆伟良在现场带头献血,院医疗总监沈泌、部分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等也一早赶到现场参加献血,有的医护人员下了手术台就赶来献血,更多的同志献血一结束,稍事休息就又投入到救死扶伤的工作之中,另外还有部分同志因为现场体检的某些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能献血,带着非常遗憾的表情离开。院领导特意抽出时间到场看望慰问献血者,院总务处、保卫处等有关部门提前发动,协助做好献血保障工作。这次共有93人献爱心,献血量共计26900毫升。 此次组织无偿献血是合肥市三院连续第五年启动应急无偿献血队伍。当日,合肥市血站王跃林副书记也赶到了献血现场,看到三院人的爱心行动,深有感触:市三院的领导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市三院的职工有爱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