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肠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肛肠外科凝聚了一批致力于肛肠外科事业的人才队伍,副高以上专家4人,均长期从事肛肠外科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疗范围:各类痔疮、肛瘘、肛裂,大肠息肉,结、直肠炎,结、直肠癌,肛门失禁,直肠脱垂,大肠肛门畸形,功能性便秘等各种大肠肛门疾病。

肛肠外科对肛门疾病(包括各种痔疮、肛瘘、肛裂等)在继承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大胆改进。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规范、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形成了一套综合的“全程无痛疗法”,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疗效。

肛肠外科在我省率先采用当今国际、国内最新的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术)治疗重度脱垂痔,“痔切除闭合术”治疗三-四度痔。该类手术无以往常规手术切口,手术高效安全,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快康复。

肛肠外科引进了全电脑LG-2000肛肠疾病检查治疗系统,集检测、治疗于一体,由电脑扫描自动监控能在数秒内使痔块干枯、不开刀、无痛苦、不出血、安全高效、大部分患者可随治随走。

肛肠外科对直肠癌的治疗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使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采用双重器械吻合使大部分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能够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保留肛门,大大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拉唑类胃药不要乱用是真的吗
李辉
回答: 拉唑类胃药确实不能随意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拉唑类药物主要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适用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但滥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掩盖严重病情。 1、抑制胃酸过度 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可能导致胃酸过度抑制,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胃酸是消化食物的关键物质,过度抑制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尤其是铁、钙、维生素B12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增加腹泻风险。 2、掩盖胃癌症状 拉唑类药物可能掩盖胃癌的早期症状,如持续上腹痛、消瘦等。若未经胃镜检查直接用药,可能延误诊断。胃癌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家族史者,这类人群更需谨慎用药。 3、增加骨折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可能降低钙吸收率,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尤其是老年人。用药超过一年者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4、药物相互作用 拉唑类药物可能影响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与地高辛、华法林等合用时需调整剂量,避免血药浓度异常。用药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 5、停药反弹现象 突然停用拉唑类药物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反弹加重症状。正确做法是逐渐减量,配合饮食调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停药后应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等诱因,睡前3小时禁食。 使用拉唑类胃药前需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金标准。短期用药控制症状后应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避免自行延长疗程。日常注意规律饮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若出现黑便、呕血、持续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依赖药物缓解。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胃镜和血常规,监测药物安全性。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