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消化内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是省级重点专科,省级青年文明号科室。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诊疗设备,如Olympus电子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及其所属配件。消化内科长期以来着力将现代医学高科技与传统中医药技术相结合,创建了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技术特色,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消化内科特色医疗:

1、脂肪肝专科门诊(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各种类型的脂肪肝性肝炎,疗效显著;并且对患者同时存在的脂肪和糖代谢紊乱的治疗起到协同作用。

2、中药离子导入法,明显改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症状。

3、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快速缓解肠道症状,同时减少西药的用量和用药时间,使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得到显著减轻或减少。

4、口服中药和腹腔盥洗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明显降低其并发症,缩短疗程,减少手术机会。

5、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慢性胃炎、IBS、胆囊炎等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6、内镜下的各种治疗,如息肉切除、内镜下止血、食道扩张和支架的置入、食道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内镜下取异物以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治疗等。

7、“无痛性胃镜”,可使患者在毫无感觉的状态下完成胃镜的检查和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拉唑类胃药不要乱用是真的吗
李辉
回答: 拉唑类胃药确实不能随意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拉唑类药物主要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适用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但滥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掩盖严重病情。 1、抑制胃酸过度 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可能导致胃酸过度抑制,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胃酸是消化食物的关键物质,过度抑制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尤其是铁、钙、维生素B12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增加腹泻风险。 2、掩盖胃癌症状 拉唑类药物可能掩盖胃癌的早期症状,如持续上腹痛、消瘦等。若未经胃镜检查直接用药,可能延误诊断。胃癌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家族史者,这类人群更需谨慎用药。 3、增加骨折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可能降低钙吸收率,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尤其是老年人。用药超过一年者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4、药物相互作用 拉唑类药物可能影响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与地高辛、华法林等合用时需调整剂量,避免血药浓度异常。用药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 5、停药反弹现象 突然停用拉唑类药物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反弹加重症状。正确做法是逐渐减量,配合饮食调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停药后应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等诱因,睡前3小时禁食。 使用拉唑类胃药前需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金标准。短期用药控制症状后应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避免自行延长疗程。日常注意规律饮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若出现黑便、呕血、持续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依赖药物缓解。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胃镜和血常规,监测药物安全性。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