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脑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脑外科是全国十五攻关项目“脑卒中规范化治疗”联合单位、卫生部八五重点推广项目“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挂牌协作单位。医院中心重症监护室(ICU)挂靠科内,拥有先进的全脑呼吸机、冰毯机、中央监护系统等先进设备。擅长重症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居省内先进水平。脑外科采用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是一种先进的颅脑微创介入性技术。该手术只需在局麻下在患者的颅骨板钻一小孔,插入导针至血肿中心部位进行抽吸。操作简便,安全,定位精确,创伤甚微,适用于大多数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该技术获卫生部八五重点推广项目一等奖,彻底降低患者费用,减轻患者痛苦,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脑外科还擅长颅内肿瘤、脊髓肿瘤、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拉唑类胃药不要乱用是真的吗
李辉
回答: 拉唑类胃药确实不能随意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拉唑类药物主要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适用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但滥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掩盖严重病情。 1、抑制胃酸过度 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可能导致胃酸过度抑制,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胃酸是消化食物的关键物质,过度抑制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尤其是铁、钙、维生素B12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增加腹泻风险。 2、掩盖胃癌症状 拉唑类药物可能掩盖胃癌的早期症状,如持续上腹痛、消瘦等。若未经胃镜检查直接用药,可能延误诊断。胃癌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家族史者,这类人群更需谨慎用药。 3、增加骨折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可能降低钙吸收率,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尤其是老年人。用药超过一年者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4、药物相互作用 拉唑类药物可能影响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与地高辛、华法林等合用时需调整剂量,避免血药浓度异常。用药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 5、停药反弹现象 突然停用拉唑类药物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反弹加重症状。正确做法是逐渐减量,配合饮食调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停药后应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等诱因,睡前3小时禁食。 使用拉唑类胃药前需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金标准。短期用药控制症状后应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避免自行延长疗程。日常注意规律饮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若出现黑便、呕血、持续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依赖药物缓解。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胃镜和血常规,监测药物安全性。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