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神经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是省级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设有专科门诊、住院部病房(设优质病房和脑血管病康复治疗室)。康复治疗室基础设施完备,康复治疗师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优质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诊疗范围: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帕金森病、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多发性硬化、周期性瘫痪、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病等)、头痛、眩晕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神经内科技术擅长:脑血管病。本院CT机24小时开机,随时可进行颅脑CT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血管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完备的血液化验为脑血管病的快速、准确判断提供了有效手段。

神经内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建设,具备生命支持、中西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的功能。十余年来开展中药化痰通腑开窍法救治危重脑血管病人,在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方面,积累了经验;针刺廉泉穴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临床实践多年,有较好的疗效。卒中单元强调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最终目的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卒中单元不增加病人的整体费用,想办法降低药物治疗的费用,把节省的费用用于肢体康复、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和健康教育。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拉唑类胃药不要乱用是真的吗
李辉
回答: 拉唑类胃药确实不能随意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拉唑类药物主要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适用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但滥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掩盖严重病情。 1、抑制胃酸过度 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可能导致胃酸过度抑制,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胃酸是消化食物的关键物质,过度抑制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尤其是铁、钙、维生素B12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增加腹泻风险。 2、掩盖胃癌症状 拉唑类药物可能掩盖胃癌的早期症状,如持续上腹痛、消瘦等。若未经胃镜检查直接用药,可能延误诊断。胃癌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家族史者,这类人群更需谨慎用药。 3、增加骨折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可能降低钙吸收率,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尤其是老年人。用药超过一年者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4、药物相互作用 拉唑类药物可能影响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与地高辛、华法林等合用时需调整剂量,避免血药浓度异常。用药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 5、停药反弹现象 突然停用拉唑类药物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反弹加重症状。正确做法是逐渐减量,配合饮食调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停药后应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等诱因,睡前3小时禁食。 使用拉唑类胃药前需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金标准。短期用药控制症状后应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避免自行延长疗程。日常注意规律饮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若出现黑便、呕血、持续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依赖药物缓解。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胃镜和血常规,监测药物安全性。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