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第二医院

儿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龙岩市二院儿科是一个以医疗、教学、预防、儿童保健为重点,兼具研究儿内科疾病、基础医学的医疗机构。自建立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1995年从仅有一个病区、10几张病床,发展至今60张病床,拥有普儿病区、新生儿病区、儿科门急诊3个部分,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正在快速发展中。是福建省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中医学院儿科带教点。是闽粤赣周边儿科综合实力最强的科室之一。

二院儿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8名,主管护师2名,护士18名,先后参与多项省级课题;拥有先进的抢救治疗设备:SLE5000呼吸机(高频振荡)、纽邦360呼吸机、婴儿辐射保暖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仪、儿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大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婴儿培养箱、新生儿呼吸监护自救仪、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心电监护仪、大蓝光毯、氧浓度测定仪、震动排痰机、输液泵、推注泵、雾化空气泵等。儿科病房颇具现代儿科医院的特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为小患者营造了温馨、舒适、便利的就诊环境和就医条件。儿科病房均配备空调、电视,可收治各种儿内科疾病的病人,尤其具有先进的诊治、抢救的仪器设备和经验。门诊部由多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儿科专家应诊,均为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及病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小儿感染性腹泻)、小儿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小儿免疫性疾病(支气管哮喘、风湿热、过敏性紫癜、川畸病)、肾病综合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方面处于全市儿科领先地位。我科于2010年10月就开设了哮喘专科门诊,开展了变应原皮内试验、肺功能检测,哮喘的阶梯式及个体化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咳嗽的诊治等,获得了广大患儿家属的好评,同时已开展儿童保健诊室,主要开展婴幼儿健康体检及生长发育评估、喂养及营养指导,开展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诊断、评估、治疗,开展儿童脑瘫、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诊断、评估、治疗,开展智力检测、气质评估、学习障碍、睡眠障碍、营养不良、消化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遗尿症等检查、治疗。搬迁至交易城新址后,儿科平均月门急诊量2700人次,月住院病人300余人次,治愈了大量儿童的疾病,解决了大量儿童的智力、体格及生长发育、心理、营养的问题,组织了多次大型健康义诊咨询和家长培训活动,承担着保障龙岩市及周边地区儿童健康的重要使命,深受好评。

龙岩市二院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努力,为闽粤赣周边,乃至全国的儿童提供最佳的医疗救治和健康保障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长海医院专家团到市二院开展义诊活动大受市民欢迎

8月19日上午,上海长海医院专家团“闽西老区健康行”大型义诊暨学术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龙岩市第二医院举行。长海医院政治部陈泽梁主任、原副院长陈群、原副政委伍先平、龙岩市卫生局张美昌局长、龙岩市第二医院卢穗万院长和上海长海医院30余位专家及市二院的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此次仪式。 市二院院长卢穗万表示,两院的合作来之不易,双方都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卢院长说:“长海医院秉承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无私奉献,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给苏区人民予以卓有成效的帮助。带领二院成功开展闽西首例尘肺灌洗术、ERCP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使我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此次,长海医院情系苏区人民,不远千里,不仅是为我们苏区群众送来了精湛医疗技术,更是送来了对苏区人民的关怀和温暖,让闽西老区群众真正体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精神。” 仪式结束后,记者在门诊大厅看到义诊活动还未真正开始,现场就已聚满慕名前来看病的群众。各位专家的诊疗桌前,来看病的群众早已经自觉地排起了长队,等待专家接诊。现场有一名女士看着排起的长队说:“我一早就朝这边赶了,说是八点半正式开始的,没想到现场预约的病人也这么多,早知道先打好电话预约,或是再早一点来就好了,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长海专家的到来为当地百姓带来了高端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此次,来自长海医院的三十余位专家,有超声科、血液科、消化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创伤骨科、口腔科、眼科和神经内科等专业的知名专家,他们耐心地为市民现场解疑释惑。现场的市民亦心情激动,更有群众如是说:“二院这次义诊活动有上海长海医院专家亲自接诊,今天和家里人一起来看病,在龙岩二院就能享有全国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真的很方便!” 据了解,此次专家团来岩义诊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仅8月19日上午,就有近500人前来就诊。部分专家在病房内为患者义诊,为在二院住院的患者提供了高端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并举办了8场针对性很强的学术讲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