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医院

血液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山东省中医院血液病科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血液病学专科之一,现已成为全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三个中医血液学专科之一。有医护及研究人员二十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为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点。
  在保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学疾病的基础上,近年来开展了造血细胞因子的研究,如开展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检测项目,用来指导病人用药,分析病情。近年来,高脂血症患者日益增多,该科室对血液粘稠度增高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
  血液病特色治疗:血液病是以血液、造血器官以及出、凝血机制的病理变化为其主要表现特征的各种疾病;传统上将血液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液病是指血液、造血器官和出、凝血机制本身的异常;继发性血液病则指人体其它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疾病所造成的血液学异常。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胃癌、肺癌、肝癌、肠癌等是该血液病科治疗研究的重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疾病,对其除进行分型治疗外,选用多种对干细胞的异常克隆有促分化作用的中药,重在促分化治疗。对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贫血,辅以刺激干细胞中药;对幼稚细胞增高的MDS,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过以上综合治疗,大多能取得改善症状,阻止进一步发展,使病人改善生存质量,得以长期缓解。
  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居多。淋巴瘤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该科室将该病定位于“痰、虚、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中药不仅单独应用有效,也可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以产生协同作用,并减轻其毒副反应,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另外,该科室在治疗疾病时吸纳了西医辨病治疗的模式,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进行辨病治疗,具体到恶性淋巴瘤则表现在针对恶性淋巴瘤的专方、单方、验方治疗,这也是本科室在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中的特色所在。
  白血病:对各类白血病,在化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改善病人机体状况,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在白血病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期间,针对残留微小病变,利用增强免疫类和促进细胞分化类中药进行维持和巩固治疗,既避免了使用化疗药物对身体的有害性,又延长了化疗间隔时间,得到彻底治愈。
  再生障碍性贫血(AA):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是该科的优势项目。对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多联免疫抑制剂结合中药补肾益髓制剂,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使大多数病人得以长期缓解,甚至彻底治愈。据该科对156例再障住院患者的治疗分析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得到缓解,恢复正常生活,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多发性骨髓瘤:为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在早期,以西医化疗为主,中药以扶正固本为辅;在化疗后期或在缓解期,坚持以中药扶正固本为主,以提高免疫力,清除残留瘤细胞。结合古今血证治疗经验,融汇中医“培元固本、填精生髓、祛邪抗癌”的思想,配制具有本科特色的专用药物,临床效果显著。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单纯西药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长春新碱等药有多种副作用,甚至出现耐药。用长期总结的经验方药结合必要的西药,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增殖性疾病:中药以瘀血、毒热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药效,减少各种毒副作用,疗效可靠持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通知

各有关科室、个人: 2014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已经开始。此次全部网上申报。通过山东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组织网上申报。 申报地址:(http://jihlx.sdstc.gov.cn/stdpms/)。 一、申报要求 1、项目负责人本年度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厅各类计划项目。 2、申报项目已列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或基金资助的,不予受理。 3、在研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的项目负责人申报,不予受理。 4、已主持过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联合专项),不能再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培养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 5、2008年度(含)之前立项,延迟2年以上结题的省基金项目负责人,暂停申报一年。 6、连续两年申报省基金项目未获立项者,第三年暂停申报资格一年(自2014年开始计算)。 7、要符合基金各类别项目的其他申报条件(详见附件1) 二、申报时间 申报实行分阶段网上受理,网上受理时间分别为: 杰青基金:2014年7月28日9:00至2014年8月18日16:00; 英才基金:2014年8月1日9:00至2014年8月21日16:00; 青年基金、博士基金:2014年8月5日9:00至2014年8月25日16:00; 培养基金:2014年8月11日9:00至2014年8月31日16:00。 三、凡欲申报者请与科技处联系,电话:6648。申请人将申报书上传至科技厅网站后,请将电子版发送至keyanke6236@163.com。 山东省自然基金申报附件.doc 科技处 2014-07-25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