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疼痛门诊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疼痛门诊成立于2003年,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一名,主管护师一名。

本着“患者的康复是我们的最大追求”的行医理念,沿着突出“颈肩腰腿疼痛专科特色,发挥专科优势”的发展思想,科室注重业务总结创新,先后主研了“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下肢微循环影响的临床机理研究”,“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机理研究”,“液体软组织松解脊神经后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机理研究”,“喉蛾散局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应用”等 科研成果,上述科研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篇。

根据脊神经医学的理论基础,结合上述成果应用于临床,科室制定了规范科学的诊治程序,运用独特精确的触诊手法,力争达到触诊之患椎与影象学一致。力争第一时间确定病痛根源,第一时间确定治疗方案,第一时间为患者解除疼痛。

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治疗上采用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把错位的脊椎关节向正确的位置推去,令错位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减轻紧绷的程度,有效地恢复了脊柱的生理平衡,对伴有坐骨神经疼痛的患者,施以针灸“一针疗法”,以舒缓坐骨神经受到的压迫和不正常的刺激,从而起到了立竿见影的近期疗效。

根据脊神经前后支相关理论,采用纯中药制剂配制成松解液,对卡压的脊神经后支实施液体软组织松解术,可有效地松解深部软组织粘连,解放脊神经后支,改善局部微循环,达到了集中优势药力的效果,客观上做到把最有效地药物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入到最需要的病灶局部,从而使疗效发挥到最大化,保证了良好的远期效果。

科室非常注重绿色医学理念,为患者解除疼痛而非借助“镇痛药”、“激素”等仅限于治表的常规手段,为合理的规避治疗毒副作用,采用纯中药制剂作为松解液,将中医整骨、针灸和西医松解术的精粹融于一体,并将液体软组织松解术的应用自颈腰椎疾患扩大至四肢关节疼痛乃至畸形的治疗,尤其是肩周炎、网球肘、老年性髋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常见病,起到了常规手段不可替代的疗效,形成了科室独特的绿色治疗风格。

科室倡导个性化医疗,人性化服务,时刻牢记“法之所施,而患者不知其苦”的指导思想。注重标本兼治,为诸多颈、腰椎患者解除了痛苦,达到了近期立竿见影、远期疗效稳定的良好效果。大部分就诊患者均可得到随访,治愈率达到90%以上,为院创造了客观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为姜春云委员长、李兆星外交部长等国家领导人及省市多位领导治疗保健,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医用臭氧自体血疗法

近期,我院引入一台德国卡特公司臭氧治疗仪,开展了臭氧自体血疗法,已为脑梗塞、颈椎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几十位病人进行了相关治疗,效果良好。 据了解,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是抽取100ml静脉血注入到专门的带有抗凝剂的无菌容器里,然后向容器输入已准备好的医用臭氧混合气体,轻轻晃动2-3分钟后,把血液重新回输到患者静脉中,充分发挥臭氧的医学作用,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调节身体亚健康。整个过程20-30分钟,一般情况下10次为一个疗程。 据医院放射科郭刚主任介绍,臭氧自体血疗法能够抗炎、抗感染,促进氧代谢,调节免疫系统,清除自由基,增强血液循环,止疼镇痛。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肝炎、疼痛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障碍、美容抗衰老、椎间盘突出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且安全、绿色、无副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态血糖仪准确度怎么样
刘福强
回答: 动态血糖仪的准确度通常较高,能够满足日常血糖监测需求。动态血糖仪通过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反映血糖水平,其测量结果与静脉血糖值存在一定差异但相关性良好。 动态血糖仪的传感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或电化学技术,每1-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数据,可捕捉传统指尖采血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趋势。临床验证显示,动态血糖仪的平均绝对相对差值多在10%-15%之间,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时误差可能略有增加。新型设备的传感器精度已显著提升,部分产品在血糖正常范围内误差可控制在8%以内。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传感器需定期校准,植入部位应避开肌肉和脂肪过厚区域,剧烈运动或体温变化可能暂时影响读数准确性。 动态血糖仪对低血糖的预警功能优于传统检测方式,能识别90%以上的无症状低血糖事件。但严重脱水、休克等极端生理状态下,组织间液与血液葡萄糖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出现显著偏差。部分患者对传感器材料过敏或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时,测量值也可能受到影响。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认证的产品,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数据解读,能最大限度保证监测有效性。 建议使用者定期对比动态血糖仪与静脉血检测结果,佩戴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强电磁场干扰。若发现数据持续异常或与症状不符,应及时联系医生复核。动态血糖监测不能完全替代实验室检测,重大医疗决策仍需结合静脉血糖结果综合判断。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