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成立于2011年,由青医附院原神经外科骨干医师组成,是山东省著名神经外科疾病大型诊疗中心,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临床科室,是青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及硕士授予点。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后1人,博士4人,硕士8人。多人分别在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及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任职。
  神经外科设置床位41张,配备技术条件国内一流的NICU和手术室,配备荧光手术显微镜、脑室镜、超声吸引器、神经脑电监护仪、铣刀、视频脑电图检测仪、颅内压监护仪、呼吸机等先进仪器设备。科室奉行“以病人为中心,以技术为根本,以疗效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对每一位就诊患者实行个体化诊疗。
  神经外科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青岛市科研课题近10项,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已在《Thecerebellum》、《Journalofmolecularneuroscience》、《Journalofclinicalneuroscience》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1篇。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6人,在“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实验性治疗”等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
  神经外科年手术量500余台次,年抢救疑难危重病人1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近10000人次。诊疗疾病包括各类颅脑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癫痫、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脊髓肿瘤、Chiari畸形、脑出血及颅脑外伤等,具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微创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方面有成熟的临床经验。
  神经外科专业技术特色:(1)癫痫外科:前颞叶切除、剪裁式大脑半球切除、脑功能区多处软膜下横切等治疗顽固性癫痫;(2)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或神经内镜下微创根治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3)脑动脉瘤外科:神经内镜下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4)脑电检测巨大听神经瘤切除:常规面神经解剖和功能得以保留;(5)垂体瘤外科:常规鼻蝶入路或神经内镜下巨大侵袭性垂体瘤切除;(6)颅底外科:切除岩斜区、鞍区、颈静脉孔区复杂肿瘤;(7)脊髓外科:常规行髓内肿瘤显微手术切除;(8)小儿神经外科:专注于儿童颅脑和脊髓病变的诊治;(9)神经介入外科:常规行脑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畸形等的栓塞治疗;(10)急症神经外科:对颅脑外伤、脑出血病人建立快速诊治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救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乳腺病诊疗中心承办第一届青岛国际乳腺疾病高峰论坛

第一届青岛国际乳腺疾病高峰论坛”于7月11-13日在青岛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是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国际合作部、青岛市医学会乳腺病学专科分会联合主办,我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承办。来自国内外乳腺相关专业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旨在打造国际性学术研讨平台,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交流实践经验。会议邀请了美国新泽西州肿瘤治疗中心的Kenneth Tomkovich教授,前亚洲乳癌协会主席、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名誉临床教授Chow Wing Cheong教授,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纪念医院侯明锋院长及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与会并作精彩演讲。论坛的内容涵盖了乳腺专科团队运作经验分享、影像导引下介入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乳腺癌术后I期再造术式的选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新纪元等国际热点问题。           会议由青岛市医学会乳腺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我院乳腺病诊疗中心主任王海波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我院副院长梁军教授担任名誉主席。 我院王新生院长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安排相关部门大国配合。山东省医学会秘书长张林、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军、青岛市医学会秘书长孙金阁、我院副院长董?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一届青岛国际乳腺疾病高峰论坛“的圆满落幕,标志着青岛及半岛地区乳腺疾病诊治工作已进入国际交流平台,同时,也标志着我院乳腺病诊疗中心已跻身于国际、国内先进行列。(乳腺病国际诊疗中心 聂刚 王海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怀孕6个月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冷启刚
回答: 怀孕6个月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产检、避免危险动作及保持情绪稳定。主要有营养补充、姿势调整、睡眠管理、症状监测、心理调适等方面。 1、营养补充 孕中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每日搭配深色蔬菜和全谷物。钙需求增至1000毫克/天,可通过牛奶、芝麻等补充,同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避免生食、高糖高盐食物,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在200毫克以内。 2、姿势调整 避免久站久坐,每1小时变换姿势,坐时用靠垫支撑腰部。弯腰动作改为屈膝下蹲,提重物不超过5公斤。睡觉采用左侧卧位,双腿间夹孕妇枕缓解压力。禁止突然扭转腰部或高举手臂等危险动作。 3、睡眠管理 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抬高下肢减轻水肿。出现腿抽筋可热敷并补充镁剂,使用U型枕支撑腹部。夜间频尿可尝试盆底肌训练,避免睡前饮用利尿饮品。 4、症状监测 记录胎动频率,2小时内少于10次需就医。警惕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妊高征征兆。分泌物异常或规律宫缩应立即检查。控制体重增长在每周0.5公斤内,血糖偏高者需严格监测饮食。 5、心理调适 参加孕妇课程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制定育儿计划。每天进行正念呼吸练习,焦虑时可听胎心音缓解。避免接触负面生育信息,建立亲友支持网络。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和防滑平底鞋,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桑拿和长时间泡澡。外出携带急救卡和产检资料,远离拥挤场所和化学污染环境。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提前准备待产包物品清单,出现阴道流血、破水等紧急情况立即平卧送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