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肿瘤血液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血液科现有医护人员1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护士9人。开放床位30张。开展肿瘤及血液专业已20余年,绝大多数医师均在北京、上海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1年以上,技术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王永顺副主任医师是青岛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青岛市肿瘤化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肿瘤综合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该科学术队伍整体素质高,梯队合理,在诊治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消化系统肿瘤、淋巴瘤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各种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出血性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开展了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严格依照循证医学,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制定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严防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熟练运用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骨髓穿刺等穿刺技术,积极开展胸腔、腹腔、心包腔内局部化疗及生物治疗;精通各种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并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肿瘤的有效率。特别在治疗恶性胸腹水、营养不良、癌痛、厌食、恶心等晚期肿瘤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治疗方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肿瘤血液科紧跟国内外学术前沿,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其中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爱必妥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心静脉置管的熟练应用有效地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机械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以及药物的高浓度所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的渗漏现象,保证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青岛八医启动2014年“冬病夏治”服务活动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日前启动2014年“冬病夏治”服务活动。 医院持续开展“冬病夏治”服务已有5年,中医科每年夏季开设“冬病夏治”门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中药服务,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友欢迎。 夏季正是对各类冬春季容易好发疾病未病先防的大好季节,即“冬病夏治”。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三伏,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外治调养、针灸推拿、中药内服、中药膏方、饮食药膳等扶助正气,使患者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基本不发病。 “冬病夏治”主要适应症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感冒、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冻疮、胃寒胃痛、宫寒痛经、免疫功能低下、风湿、类风湿及各类关节疼痛等疾病。 今年,医院将整合院内中医资源,发挥学科群体优势,开展贴敷疗法、针刺灸法、饮食药膳等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开展“冬病夏治”系列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冬病夏治”独特的疗效。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014年首次治疗时间是从7月18日开始,每隔10天一次,共治疗3次,请广大患友安排好治疗时间。 “三伏贴”是以中医“冬病夏治”与“春夏养阳”等理论为依据,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特色疗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伏贴敷的适应症主要有: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慢性肺系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等风湿病; 胃寒、五更泻、老寒腿、手足凉、怕冷畏寒、痛经等虚寒性疾病。 2014年三伏贴时间如下: 初伏:7月18日-7月27日 中伏:7月28日-8月06日 末伏:8月07日-8月16日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①三伏贴敷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贴敷时间:儿童2-3小时,成人5-8小时。谨遵医嘱。 ②三伏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物; ③三伏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④三伏贴敷后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痛, 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反应,需及时就医; ⑤肺炎及感染性疾病急性期、对贴敷药物胶布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者、孕妇,都不适宜进行贴敷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晚期大腿根内侧疼怎么回事
张向宁
回答: 孕晚期大腿根内侧疼可能与胎儿压迫、耻骨联合分离、缺钙、肌肉劳损、静脉曲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姿势、补钙、热敷、穿戴托腹带、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胎儿压迫 孕晚期子宫增大可能压迫骨盆周围神经和血管,导致大腿根内侧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呈间歇性,改变体位或休息后可减轻。建议避免久站久坐,侧卧时在两腿间垫枕头缓解压力。 2、耻骨联合分离 妊娠激素使韧带松弛,可能导致耻骨联合间隙增宽超过10毫米,引发大腿根部撕裂样疼痛,活动时加重。表现为起床翻身困难、行走步态异常。可通过骨盆带固定、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改善。 3、缺钙 胎儿快速发育需大量钙质,若母体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肌肉痉挛性疼痛。伴随夜间小腿抽筋、牙齿松动等症状。可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或乳酸钙颗粒,每日摄入500毫升牛奶等高钙食物。 4、肌肉劳损 体重增加和重心改变使内收肌群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造成肌肉劳损性疼痛。特点为局部按压痛、活动后加剧。建议用40℃热毛巾每日热敷15分钟,避免突然转身或跨步动作。 5、静脉曲张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可能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大腿内侧蚯蚓状凸起血管伴胀痛。需穿戴医用弹力袜,睡眠时垫高下肢。若出现皮肤变色或溃疡需及时血管外科就诊。 孕晚期出现持续疼痛或伴随发热、阴道流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建议穿平底鞋、控制体重增长在11-16公斤范围内,坐立时保持背部挺直,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支撑力。补钙同时注意维生素D补充促进吸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重不适。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