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

心血管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和重点创新类学科。拥有大型心血管专用DSA、64层螺旋CT、3.0T 核磁共振、ECT、运动平板及32道心脏电生理记录仪等大型设备。建科以来成功救治了数万例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等危重疑难患者,开展了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冠心病介入、导管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等技术。现有床位数72张,年出院人数近3000,年门诊量逾30,000。是浙江省最早获批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专业之一。科室现有医生17名,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及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均占60%以上,学科队伍结构合理,中西医专家齐全。近几年来,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始终保持稳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的机制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获得了一批成果,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和浙江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并曾获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近年来在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中国中西医结合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专著八部。培养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后和博、硕士研究生近四十名。同时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硕、博士生的教学和临床带教及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接收省内外心血管内科医生的进修培养。科室在下沙院区拥有病床10张,湖滨院区62张,在两个院区均开设心血管专科和专家门诊。

技术优势

1、全面开展冠心病介入、各类起搏器和CRT、ICD植入、房颤等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各类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冠脉内超声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等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

2、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改善症状,促进康复,节省费用。

3、经常性、制度性安排患者宣教,普及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增强患者保健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诊疗范围/服务内容

1、各类冠心病,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

2、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血压。

3、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

4、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三联症、马凡氏综合征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开设肝病专家联合门诊

为健康开路,开启全新门诊模式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开设肝病专家联合门诊 很多人看病都有这种经历:看完了一个科室,医生建议去别的科室看一下,听听其他科室医生的建议,于是,挂号、候诊、看病、付费、检查,再看病,这样麻烦累人的流程再重新走一遍。有没有这样一个门诊,只要挂一个号,跟病人病情相关科室的医生都在那里,医生将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依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然后汇总,给病人一个全方位的治疗方案?有!这就是联合门诊。5月起我院也将开出这样方便患者就诊的肝病专家联合门诊。 据了解,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推出的肝病专家联合门诊是全新的“一站式”专家团队服务平台。患者挂一次号,多学科专家联合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诊治方案,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诊。主要诊治对象为复杂、疑难、重危肝病患者,专家团队由医院知名的专家组成,多学科专家(包括肝病科、感染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肿瘤科、中医科、营养科、放疗科、介入科、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检验科、心理科和护理等)联合开展综合诊断与治疗,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准确、合理的诊断和救治,最大限度地保证诊治方案的正确性,同时降低成本,减少患者在多科门诊就诊的麻烦和盲目性。联合门诊力求达到“就医流程最优化、诊断治疗规范化、治疗效果最好化”。 本次推出的三个联合门诊分别是肝脏肿瘤联合门诊、脂肪肝联合门诊和肝硬化联合门诊。肝脏肿瘤专家联合门诊由肝病科叶卫江主任、外科李春明主任、放射科杨林副主任医师、脂肪肝专家联合门诊由肝病科朱肖鸿主任、内分泌科姚定国主任医师、肝病科叶蕾副主任中医师、肝硬化专家联合门诊由外科祝智军主任、消化内科李善高主任医师、肝病科朱东副主任医师共9位专家为患者的健康出谟划策,寻求全面、科学、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 据悉,此三个联合门诊的专家预约号将从5月起开始放号。肝脏肿瘤专家联合门诊开设时间为周五下午,脂肪肝专家联合门诊开设时间为周五下午,肝硬化专家联合门诊开设时间为周三下午,因为都只开设半天,每半天只接待5名预约病人。患者可以通过公共平台进行预约,可以通过拨打114、12580、96365、116114,或者网上登录浙江在线、浙江省或三六五等方式进行预约。具体可咨询门诊服务中心:86911001。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