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胸科医院东院区

写在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获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之际

时间:2014-02-1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新起点,新征程

  ——

  2014年1月,喜讯传来: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被确定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虽然令人兴奋,但也在意料之中,因为省胸科医院有这个实力。

  作为省内最具权威的呼吸和结核诊疗机构,以诊治心肺疾病为重点的唯一一家省级专科医院,从1949年始建院到1991年正式挂牌成为山东省胸科医院,再到今天,六十多年的砥砺,让它在发展道路上所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越发坚实,也越发美好。现在,这种美好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体现:省胸科医院的呼吸内科成为省临床重点专科——但院长高大川对此似乎有些轻描淡写:我们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作为这所省级专科医院砥砺奋进的“旁观者”,我们相信它所取得的成就是长期积累的一种沉淀,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不是偶然,是必然。之所以能够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医界战场上夺得不俗的战绩,我们寻到的第一条线索是——

  源远才能流长

  要解读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为何能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首先要了解它的特色和优势;

  要了解呼吸内科的特色和优势,不能不探究它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实力;

  同样,要解读省胸科医院今天的成就,就需要回顾历史的付出。那么,我们且将镜头回溯,一一道来。

  省胸科医院从一所结核病医院嬗变为呼吸专病、心脏专病(二者紧密相关)医院,到形成今天以结核病防治为基础、以肺部疾病诊治为重点、以心血管疾病诊治为龙头的专业技术发展格局,高大川院长称其为“巨变”。而省胸科医院能够经常接受政府交给的烈性传染病的救治任务,很明显,这种重担的托付,包含着上级领导的信任和社会大众的期望,省胸科医院每次也都以出色的表现证明着自己不负众望。

  而这一切,都不是偶然。

  上个世纪,国家专门为山东省胸科医院下派了四位名医:王德里、史武敬、洪寿慈、修有志。他们以精湛的技术、丰富的阅历和高尚的医德,为省胸科医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四大”名医,省胸科医院还拥有纤维支气管镜专家汤华战、新时期结防人的楷模高兴云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专家,还有医院的“终身首席专家”周廷才、林钧义、王明训、张清芬、李守垣、陆金宝、李淑艳、李春卫、柳澄、綦吉光、杨奎忠等,他们都是常年奋斗在一线的老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着深厚的功底。这些老专家通过“传帮带”,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团队投入临床实践。

  甘苦寸心知。省胸科医院能够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崛起,根基是无数前辈积蓄的力量。我们应该感谢那个时代的付出,并感谢那些使这个时代辉煌的先者们。

  源头活水奔涌,才有了今朝汇聚大海的千流。这种基础的夯实,让我们知道——

  有作为才有地位

  高大川院长回忆,自己曾经吃过一顿“白饭宴”,鸡鸭鱼肉全都没有,只有一桌白菜。可是,经厨师之手的白菜做的色香味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这顿饭给了高大川很大的启发和触动,“我把在这顿饭宴上所收获的宝贵思想应用在医院的管理发展之中,无论是对人才、对技术、对科室,都能制定出各得其所的‘临床路径’。适应当前的医改形式,才能把医院的公益性、服务性留下。”

  踏着先者的足迹走来,省胸科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呼吸科的发展,主要开展重大呼吸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致力提升科室在国内外临床和学术地位。近3年来,医院共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先进医疗设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增加编制床位和改善配套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这使得医院在新一轮人才梯队建设和加强新技术、发挥特色优势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也让呼吸内科成功晋升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可能。

  >>人有专长

  采访中,院长高大川有些“得意”地说,自己到现在都是三级教授。而不进二级教授的原因,不是不够资格,只是为了把“二级”让给在临床工作的医生们。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更是对人才的极大尊重!而这些年,省胸科医院也注意向省卫生厅、省编办申请增加编制,逐步将一批优秀人事代理人员纳入到编制内管理,稳定人才队伍。

  呼吸科一直是省胸科医院的重点专科,规模大实力强,专业规范,曾获得“山东省两好一满意示范十大优质品牌科室”、“山东省医疗质量示范科室”称号,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优秀团队。目前,呼吸科共有医生53人,高级职称11人;研究生学历37人;护理团队107人;重症监护专业有单独的护理团队。普通病房床位总数共计160张;其中危重症监护治疗床位20张。呼吸内科重症病房为独立的隔离病房,在统一的管理下,由多个独立治疗单元构成,每个治疗单元均有具体医疗、独立的护理团队负责。

  也因为省胸科医院的专业性和时代赋予的特殊性,在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总少不了该院呼吸科团队的身影。省胸科医院是SARS、禽流感、甲型H1H1省级定点医院,从2003年抗击SARS、到2005年禽流感时期,再到2009年抗击甲型H1N1流感,呼吸科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是主动请战,积极投身到艰难危险的临床诊治、院外会诊、指导与救治工作中去,受到了省卫生厅、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高大川说:“是时势的造就。每一次灾病的爆发都是一场战役,而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英雄。”

  今天,呼吸科有一批实力强大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在一线奋斗着。他们不仅在学术传承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也在临床工作中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像学科带头人胡华、呼吸重症学组孙文青、肺癌学组于学燕、呼吸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学组邓云峰、呼吸介入学组呼吸介入、胸膜疾病学组徐玉荣、肺间质疾病学组王信杰等,都为省胸科医院乃至整个山东省呼吸病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医院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保持学术人员梯队的稳定合理,打造呼吸病学专业领军人才。除注重与国内知名医院的合作之外,还每年派遣年青医师、护士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争取多人出国进修。并鼓励中青年学者在临床工作中凝练出科学问题申报国家级科研基金,采取临床、科研相互促进、齐头发展的战略,为中青年医师在全国学科内崭露头角创造条件,以此构建一个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创新研究型团队。

  “1949年,山东省胸科医院(初为“华东军事委员会山东直属医院”)的建立是应运而生;今天,我们更要应声而起。”高大川说,他们的专业队伍时刻都在准备着,顺风而动,见‘机’行事。

  >>术有专攻

  踩准人才这个“点”,也是为了占领技术“制高地”。

  省胸科医院呼吸科的诊疗水平,不只是现在有优势,在十年以前,水平就已经相当过硬。2003年,“非典”肆虐。一天,省胸科医院大部分专家、医生都赶往威海开会了,可就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一位被一家大型综合医院诊断为重症结核病的患者转入了呼吸科病房。当时,一位值班医生对患者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后,就提出了五个疑点,怀疑患者并非肺结核。后来通过精确地鉴别诊断,一步步进行分析检查,最终确定为“急性肺栓塞”,与肺结核一点关系都没有!

  五个疑点的怀疑,证明了省胸科医院呼吸科医生的实力;精确的鉴别诊断技术,挽救了一个29岁的年轻生命。

  当然,这只是呼吸科专业水准的一个小小缩影。目前,该院呼吸科细分为九个专业组,细致的划分为高精尖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更强的专业性。高大川说:“我们很多技术都可以说是省内最好的。也不只是近几年才变好,而是从历史到今天都一直是最好。”

  目前,呼吸科开设普通床位160张,RICU床位20张。近三年来,每年的门诊接诊人次约33000左右,可谓是发展迅猛。2005年,呼吸科出院量仅737人次,从2009年以来,出院量发展到每年3000余人次,到2013年,4年的发展跨度高达416%,而且出院人次仍在快速增长。高大川说,呼吸科接收各地转来的疑难杂症、危重、贫困患者较多,这就对呼吸团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吸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GM等新项目,大大提高了科室的业务能力,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治愈率,使呼吸科的声誉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的实战打磨,无论是呼吸科的技术还是整个胸科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一次次摆在眼前的事实,给了省胸科医院越来越被高度认可的完美理由。

  >>科有特色

  2013年4月,山东枣庄出现了山东省第一例H7N9感染者。接到上级部署的救治任务后,院长高大川率领医护团队携带体外膜肺氧合(简称ECMO)机器,迅速奔赴枣庄展开救援。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省胸科医院救援队竭尽职责,利用ECMO技术的强大支持,从患者生命替代治疗、并发症预防控制以及其他相关治疗措施,最终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打了一场漂亮、彻底、科学的“战役”,也更奠定了省胸科医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

  这场“战役”的完胜也让省胸科医院的医护团队得到了深层次的锻炼和提高,而ECMO技术的熟练掌握和成功运用,已经成为医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呼吸内科引入这种以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的特色技术,治疗重症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近3年来开展6例,成功治疗5例,无论在开展总例数还是治疗成功率均走在了省内前列。

  “不过,战斗还没有穷极。疾病的挑战在加剧,前方的路还很长呢……”高大川是个认真而委婉的人。他说,我们勇敢,但不莽干;我们是省级专科医院,就要有特色鲜明的万全准备。

  除去ECMO技术,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还同时具备多项“国内领先”:硬质气管镜技术国内领先,此项技术的开展也是省内唯一;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国内领先;CT引导下物理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微波、氩氦刀)国内领先;一氧化氮检测技术国内领先……

  这是一种证明。对特色品牌的传承、发展历久弥新,现实越严峻,就越显示出它的价值。呼吸内科经过SARS、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的洗礼,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省内领先的水平。而对于未来三年的科室的发展计划,高大川表示:“呼吸内科会继续以打造感染性疾病为中心,包括胸膜疾病、肿瘤性疾病、肺血管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和COPD和间质性肺病的呼吸专科,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患者。”

  人才、技术、特色,稳固的三角关系是专科进步的最有力支撑,但铺垫绝非仅此而已,另外还有—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卫计委宋新强副主任到我院视察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准备工作

  8月26日上午,省卫计委宋新强副主任在应急办于国防主任、医政医管处刘桂刚处长、财务处毕可良调研员、医政医管处迟蔚蔚副处长陪同下到我院东院区视察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准备工作情况。 宋主任一行现场察看了我院埃博拉出血热隔离病房筹备、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及发热门诊设置等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宋主任指出自我院被指定为省级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后,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态度认真,部署详细,准备充分,在医疗救治现有条件下做了大量工作,展示了我院一直以来的高风亮节和政治觉悟。宋主任强调,埃博拉出血热作为一种恶性传染病,所有医护人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个人防护,进一步细化方案预案,细分针对不同症状的医疗组,完善检验流程、设备,打好抗击埃博拉之战。 高大川院长、巩怀证副院长、王秀总会计师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陪同参观座谈。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多发性脑硬化吃什么好
何洁
回答: 多发性硬化患者可以适量吃三文鱼、西蓝花、蓝莓、燕麦、核桃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环磷酰胺片、干扰素β-1a注射液、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对维持髓鞘结构完整性有一定帮助。建议选择清蒸或低温烘烤方式烹饪,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成分。 2、西蓝花 西蓝花含有萝卜硫素和维生素K,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其中的膳食纤维可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烹饪时建议快速焯水后凉拌,最大限度保留活性物质。 3、蓝莓 蓝莓中的花青素能通过血脑屏障,减少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其抗炎特性可能延缓多发性硬化的疾病进展。每日适量食用新鲜蓝莓或冻干蓝莓均可获得益处。 4、燕麦 燕麦所含的β-葡聚糖可调节免疫功能,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传导。其低升糖指数特性适合作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主食选择。建议选择钢切燕麦或传统燕麦片,避免即食燕麦中添加的糖分。 5、核桃 核桃含有α-亚麻酸和褪黑素,可能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神经修复能力。每日建议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避免过量摄入导致热量过剩。 二、药物 1、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泼尼松片用于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期的抗炎治疗,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神经损伤。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糖和骨密度,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2、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适用于多发性硬化急性加重的冲击治疗,能快速控制炎症反应。静脉给药后可能引起短暂性血糖升高和情绪波动,需在医疗机构监护下使用。 3、环磷酰胺片 环磷酰胺片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进展型多发性硬化,通过抑制异常免疫细胞增殖发挥作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注意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等并发症。 4、干扰素β-1a注射液 干扰素β-1a注射液是多发性硬化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可减少复发频率和病灶活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和流感样症状,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减轻。 5、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 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通过激活Nrf2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适用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可能出现潮红、胃肠道不适等反应,建议与食物同服减轻刺激。 多发性硬化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重点补充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规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等,避免过度疲劳。注意防暑降温,高温可能加重症状。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核磁共振评估病情。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戒烟限酒,避免可能诱发免疫异常的环境因素。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热门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