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市二院骨科品牌再获殊荣

时间:2013-01-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年来,二院人始终遵循“以特色技术为先,创建现代化和谐医院”愿景,举全院之力,悉心打造“看骨科 到二院”品牌,使之成为鲁西南家喻户晓的优秀品牌。年初,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暨济宁市骨科医院再上台阶,上榜2012年度中国医疗品牌总评榜,经过多轮评审,获“全国最具特色骨科医院”殊荣。

  1月18日,由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全国医疗管理研究会、中国医疗质量评测中心、中国品牌建设协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 “2012年度中国医疗品牌总评榜颁奖典礼暨系列论坛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区40余家医院品牌获得表彰,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榜上有名,荣获“全国最具特色骨科医院”荣誉称号。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高速发展,一些曾经被医学界公认为禁区的外科手术不断获得成功,一次次突破医学新记录。尤其在骨科治疗、严重创伤骨折的处理和显微外科等技术和疗效方面长期居于全市领先水平,是我市乃至鲁西南骨科的领头羊。经过5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分科更加精细、专业,形成了创伤骨科、手足外科、脊柱外科、骨关节科和小儿骨科等骨科学亚专业,床位达到300多张,在鲁西南居第一。骨科从业人员技术力量雄厚,培养、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骨科专业人才及实用型骨科人才,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学术水平高的骨科技术人才队伍。

  骨一科以诊治骨与关节创伤、骨折不愈合、骨髓炎等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诊治患者十余万例。在各种复杂骨折、关节内骨折、多发骨折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骨二科开展骨盆髋臼的国际先进的Judet-Letournel分型及规范治疗及各种截骨矫形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骨三科擅长治疗各种先天性畸形及创伤后遗症和各种老年性骨病及老年性骨折。对治疗脊柱外伤、脊柱退行性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治疗各种外伤、退行性疾病及脊柱肿瘤疾病150余例。

  骨关节科 “三位一体”治疗股骨头早期坏死的方法,属国内领先项目,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和肩关节置换术及各种截骨矫形术,利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滑膜皱襞综合症,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以及游离体取出等手术。

  脊柱外科开展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脊柱侧弯、脊柱肿瘤以及各种脊柱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年手术量达到500多例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手足外科率先在国内完成了2例双手8指完全离断再植,开展手指再造及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病例数百例,成功率近100%,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

  市二院党委书记刘长洲代表医院到会领奖,参加了“医疗改革与医院科学发展”等学术论坛,并与参会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围绕着深化医院改革、品牌建设、医疗行业的资源整合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献计献策。刘长洲书记表示,通过参加评选和学术论坛活动,必将对进一步提高市二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骨科品牌医院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二院“三增一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进一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确保患者公平、便捷就医,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迅速开展“三增一禁”(全年增设无假日门诊、增设错时门诊、增设夏季夜间门诊,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带熟人插队加塞、挂人情号)便民正风行动,改进医院门诊服务工作,受到患者的肯定。 医院第一时间制订了《开展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于5月27日召开专题会议对开展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作出动员部署。明确保障措施和奖惩规定,并向社会公示监督举报电话。 据了解,医院在无假日24小时服务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年所有双休日、节假日和工作日同样安排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服务。增设错时门诊,全年门诊各诊室早7:30全部开诊。从6月1日至8月31日增设夏季夜间门诊,每天18点至20点开诊。组织医院工作人员全部签订不带熟人插队加塞、不挂人情号《承诺书》,并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无论是就诊、化验、检查还是取药,从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上杜绝加塞现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瓣膜病术后要注意什么
高云
回答: 心脏瓣膜病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药物管理、饮食调整、运动康复及定期复查。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恢复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心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若使用胸带固定,需遵医嘱按时更换。拆线前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愈合期间出现异常疼痛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 2、药物管理 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使用地高辛片控制心率时需观察有无恶心、视物模糊等中毒症状。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需配合补钾药物。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所有用药变更需经心外科医生评估。 3、饮食调整 术后早期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帮助组织修复,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需与抗凝药错开食用。控制每日饮水量,减轻心脏负荷。 4、运动康复 术后1-2周以床边活动为主,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伸展。1个月后可开始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20次/分以内。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游泳等胸廓用力动作。心脏康复计划需由专业团队制定,运动中出现胸闷、晕厥立即停止并就医。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和血常规,评估瓣膜功能。之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监测抗凝效果和心功能变化。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或心律不齐等预警症状需提前就诊。长期随访中可能需调整药物或进行二次干预,需保持与主刀医生的沟通。 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和医疗记录,便于突发情况处理。术后6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原活动,恢复工作前需经心功能评估。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