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社会大爱救助困难家庭

时间:2013-01-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52岁的臧连成家住任城区接庄街道官庄村,这个村是任城区纪委帮扶的村庄,也是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城乡联建创五好”活动的联系点。今年初,在全市开展的“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中,任城区纪委书记杨力新带领帮扶工作组深入官庄村走访老党员、困难户,当他来到臧连成家中时,被臧连成因大病致贫的窘迫困境深深触动。

  2008年春节期间,臧连成因为髋关节疼痛难忍直不起腰来到医院看病,在拍完CT后,大夫建议他尽快做股骨头置换术,否则越拖病情会越严重。但是,10多万的手术费让臧连成一筹莫展,无奈打消了手术的念头。那时,孩子正在上学,妻子双目失明,并患有18年的重度糖尿病,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经常住院治疗,为给妻子治病家中欠下10多万元的外债。2010年底,妻子病逝,多年劳累和生活的烦闷,使臧连成时常借酒浇愁,病情也更加严重。2012年4月,当杨力新来到他家了解情况时,臧连成双侧股骨头坏死,已被病痛折磨得瘦骨嶙峋,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80岁的老母亲照料。

  看到这种情景,杨力新当即倾囊相助,从身上掏出500元钱,帮助他暂时缓解困难生活。他又协调残联买来一部轮椅,让他坐在轮椅上能出门晒晒太阳,与邻居聊聊天。

  要帮助臧连成走出困境,必须彻底治好他的病,恢复生活能力。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他的病情后,二院党委书记刘长洲,副院长、骨关节科主任刘树民带领医务人员专程到臧连成家中为他会诊,经过研究后,决定免费为他实施双侧股骨头置换术。随后,二院骨关节科副主任贾古友等2名专家又开车专程把臧连成接到医院,住进了骨关节科病房。

  臧连成的病情时刻牵动着驻村工作组人员的心。看到他因牵挂地里的农活而不安时,在村两委的协调下,热心的村民帮他完成了3亩多玉米的收获耕种,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工作组又联系了区民政局、红十字会帮助他申请了大病救助。经过6天的恢复,已经做完手术的臧连成能拄着拐杖下地行走。臧连成感动地说:“二院的大夫专门派车把俺接到医院,第二天护理人员推着俺做了各项检查,从住院到做完手术,俺都没有花一分钱。”他告诉记者,这几年看病也去过几家医院,还没碰到比二院的大夫、护士服务更好的呢。这不,天天早上,主任领着大夫护士查床,挨个询问病情,叮嘱病人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指导进行肢体锻炼,有点啥事,一按床头呼叫器,护士马上就跑过来帮你解决。前两天,我感觉好些,怕耽误孩子学业,不让儿子陪床了,护士天天看护我输液,替我在食堂买饭,照顾我吃完后,把饭盆儿都刷干净。在二院住院不但舒心,还有一件更不用愁的事,到现在住院半个多月,做完了两侧的手术,没用交一分钱,大夫护士对俺更和亲人一样。

  主治医师贾古友告诉记者,患者由于病情拖的时间太长,再加上长期劳累,股骨坏死达到4级,下肢呈外旋畸形严重萎缩,左腿短缩2至3厘米,如果再耽搁下去,髋关节功能就会完全丧失。由于患者长期营养不良,身体十分羸弱,体质也很差,加上长期坐卧,泌尿系统感染。必须先经过几天消炎治疗,双侧股骨头分期进行置换。为了给患者进行手术,我们在术前就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和手术方案。

  副院长刘树民介绍,像臧连成这样的患者体质很差,病情如此严重比较少见。但是,二院骨科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开展的“微创骨科”和“无痛骨科”等先进治疗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如今“看骨科到二院”已经成为知名品牌。

  如果我们心中充满爱,那么,我们的心里就开满鲜花。

  骨关节科田梅护士长告诉记者:“臧连成刚住进医院时不爱说话,谈起过去的往事就掉泪,我们经常开导他。由于现在依靠低保生活,没有其他收入,儿子还在上学,他经常不吃早饭,这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有时身边也没有陪护,护士对他的护理更增添了一分同情和关爱。”

  据田梅介绍,骨科病人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骨关节科主治髋关节、膝关节、股骨头关节的置换,患者手术后的功能锻炼决定手术恢复的成败,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有过硬技能又要细致、耐心。骨关节护理服务工作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为了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指导,让患者对自己的治疗和护理有更多的了解,骨关节科病房要求大家在康复训练时做到四到位:“心到位、说到位、做到位、管到位”。如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特殊训练指导。术后的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患者的脚先蹬在护士的手上,试验力量,即使患者使用上助行器,也要由两名护士左右保护。

  护士魏庆爱坦言,护理工作永远是爱与奉献的演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在每个瞬间,给需要照顾的病人送去温暖,用我们的诚心去驱赶病魔。面对病人时,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真心的微笑,一次耐心的聆听,可以拉近护患距离。为病人翻身、拍背、端水、喂药,搀扶病人活动……我要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二院人的温暖和关爱,给患者提供最优质温馨的服务。

  谈起二院的优质服务,党委书记刘长洲感触颇深,优质的服务,会让患者倍感温暖。一张笑脸,一句问候能让患者减轻些病痛,增强信心。在强力抓硬件建设的同时,二院同样下大力气抓优质服务建设,在医院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改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我们组织的几次出院患者问卷调查和门诊患者随机调查中,患者对我们的满意率都在98%以上。医院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已逐渐被患者认可。我们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服务措施,塑造了良好的服务形象,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好评。

  近年来,二院还以“健康任城行动”为平台,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服务百姓、惠及大众;像臧连成这样的贫困患者,二院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二院“三增一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进一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确保患者公平、便捷就医,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迅速开展“三增一禁”(全年增设无假日门诊、增设错时门诊、增设夏季夜间门诊,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带熟人插队加塞、挂人情号)便民正风行动,改进医院门诊服务工作,受到患者的肯定。 医院第一时间制订了《开展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于5月27日召开专题会议对开展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作出动员部署。明确保障措施和奖惩规定,并向社会公示监督举报电话。 据了解,医院在无假日24小时服务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年所有双休日、节假日和工作日同样安排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服务。增设错时门诊,全年门诊各诊室早7:30全部开诊。从6月1日至8月31日增设夏季夜间门诊,每天18点至20点开诊。组织医院工作人员全部签订不带熟人插队加塞、不挂人情号《承诺书》,并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无论是就诊、化验、检查还是取药,从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上杜绝加塞现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瓣膜病术后要注意什么
高云
回答: 心脏瓣膜病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药物管理、饮食调整、运动康复及定期复查。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恢复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心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若使用胸带固定,需遵医嘱按时更换。拆线前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愈合期间出现异常疼痛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 2、药物管理 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使用地高辛片控制心率时需观察有无恶心、视物模糊等中毒症状。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需配合补钾药物。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所有用药变更需经心外科医生评估。 3、饮食调整 术后早期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帮助组织修复,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需与抗凝药错开食用。控制每日饮水量,减轻心脏负荷。 4、运动康复 术后1-2周以床边活动为主,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伸展。1个月后可开始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20次/分以内。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游泳等胸廓用力动作。心脏康复计划需由专业团队制定,运动中出现胸闷、晕厥立即停止并就医。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和血常规,评估瓣膜功能。之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监测抗凝效果和心功能变化。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或心律不齐等预警症状需提前就诊。长期随访中可能需调整药物或进行二次干预,需保持与主刀医生的沟通。 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和医疗记录,便于突发情况处理。术后6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原活动,恢复工作前需经心功能评估。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