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人民医院

百余岁老人成功接骨康复出院

时间:2014-01-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102岁高龄的骨折患者——罗庄区寇对河村赵王氏老人,在南医疗区创伤外科精心手术治疗下康复出院。

  11月末,赵王氏老人在家洗澡时不慎摔倒,当即感到右侧大髋部疼痛难忍,活动不能,幸亏儿女发现及时,送到南医疗区创伤外科就诊。值班医师检查后初步诊断为骨折,随即进行影像检查,X线片结果证实: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百岁高龄的老人,如同风中残烛,如果手术,将会冒着极大的风险,但若放弃手术,老人不仅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而且还会丧失站起来的机会,并随时可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可愁坏了老人的儿女们。

  创伤外科主任陆建中主任医师看过病人后,在同家人多次详细的病情沟通并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为老人实施骨折内固定术。老人被推进手术室,术中麻醉科密切配合,克服了老人因年龄大、骨质增生造成的穿刺困难,为老人采取了安全性好的椎管内麻醉。并不时根据老人的血压、循环的变化,及时控制和调整药量及输液量,确保了老人术中的循环稳定。

  60多分钟后,手术宣告成功,赵奶奶在清醒状态下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急查血常规,RBC:0.82*10ˆ12/L Hb:24g/L,PLT:36*10ˆ9/L,老人重度贫血,情况非常危急。立即联系输血科输血,经过一个晚上的缓慢输血,老人顺利的度过了术后的第一个险关。术后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老人吃饭也很快恢复了。谁知术后一周,老人又发生了肺部感染,经过雾化、祛痰、排痰治疗,又很快康复了。术后12天,老人的伤口拆线并顺利出院了。

  陆建中主任介绍,赵王氏老人属于粗隆间骨折,是髋部骨折的一种,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现科室每年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几十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陆建中主任建议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一定要加强预防,平日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并要合理膳食,避免跌倒。一旦发生骨折,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争取早坐起、早离床、早下地活动。 

医院动态

更多 >

山东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会议暨201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治学术论坛胜利召开

6月15至16日,由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办,省立医院与我院共同承办的山东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会议暨201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治学术论坛在蒙山会馆胜利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医院神经外科专业专家、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本部医院院长衡雪源出席并主持会议。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病房主任谢坚教授,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病房主任吴劲松教授,山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柳春杰教授,山东省医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良贞同志,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山东大学教授张庆林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刚教授,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庞琦教授,临沂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临沂卫校党委书记程杰同志出席会议。 程杰、柳春杰、宋良贞、张庆林、李刚、庞琦等领导、专家分别在会上作了发言,他们希望全体与会人员要珍惜本次学术盛会的良好平台,认真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学术报告,积极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方式,不断提高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水平,切实做好神经外科学科的发展建设工作,促进神经外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与努力。 在学术报告中,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病房主任谢坚教授,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病房主任吴劲松教授分别作了《岛叶胶质瘤的手术》和《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的精彩学术报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刚教授在会上做了《近四十年胶质瘤治疗大事纪》精彩汇报,我院(集团)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费昶教授在会上与大家一起分享了《电磁导航下切除脑胶质瘤的治疗体会》的精彩学术报告。 众多省内外神经外科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在学术报告中,与会代表积极与谢坚教授、吴劲松教授等神经外科专家进行互动交流,与会专家在会上详细解答了代表们的疑问与咨询,良好的学术氛围影响着每一位与会代表,大家仔细聆听讲座,并认真记录,纷纷表示,此次学术大会的召开,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神经外科发展的新技术、新形势,同时也为神经外科专业的学科发展和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必将为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